虹口区启动AI教育管理办法 确保学生安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
时间:2025-01-12 19:20
小编:小世评选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教育行业同样受到其影响。智能学习既为教育创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暗藏风险。为了全面规范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虹口区于近期推出了全面的管理办法,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
虹口区在上海市“人工智能试验区”正式启动之际,同步上线了“虹口区教育智能体导航系统”(HEADS),并发布了《虹口区学校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暂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虹口教育局副局长陈寅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不确定性”使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面临一定风险。因此,《办法》从多个角度设定了学校使用人工智能的标准,包括“发展与应用”“治理与规范”“安全与保障”“监督与评估”等方面,由“班级”“学校”“区域”三个层级共同推进。
值得注意的是,虹口区的这一管理办法在国内基础教育领域中独具前瞻性,成为最早在区域层面发布的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的管理规范。为加强智能学习环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每所学校设立了专职“AI专员”,负责对课堂上的人工智能应用进行监督和指导,以保护学生的学习安全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语文学科的应用,虽能极大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却也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造成了潜在威胁。部分教师指出,虽然AI在作文批改和解题方面具备强大的能力,且能迅速给予反馈,但这种高效的解答方式可能使学生对思考过程产生依赖,从而削弱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例如,在对学生作文进行批改时,某些AI工具会建议使用更简单的句子结构,但这种“简化”往往忽略了原文所表达的细腻意境。
AI所引发的安全和隐私问题也引起了教育界的高度关注。专家们一致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仍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其在校园内的使用亟待更为周密的监管措施。虹口区的《管理办法》应运而生,细化了不同年龄段学生的使用规范,特别强调对14岁及以下学生的使用限制,要求在教师的监督下进行操作,以防范不当信息对未成年人产生负面影响。
在《办法》的实施过程中,虹口区建立了区域、学校和班级三级管理和应急体系。教育主管部门将时刻监测各校人工智能设备的使用情况,收集可能存在的安全威胁信息,并在问题发生时快速启动应急预案。同时,学校也将建立一套完整的监控机制,对人工智能的使用情况进行记录与审查,以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为帮助教师面对AI带来的挑战,虹口区不仅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措施,学校还将配备专业的“AI专员”,负责评估校内智能应用的风险与有效性。这些专员将承担起推动人工智能与教学深度融合的重要任务,通过为教师提供快速,提升他们在具体教学场景中使用人工智能的能力。
在此次启动仪式上,还发布了12项“首批虹口区人工智能试验区重点实施项目”,包括为教师搭建智能实训基地,以进一步促进AI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发展。虹口区通过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为青少年创造一个健康、富有创造力的学习环境,展现了对未来教育的重要关注和责任感。
未来,虹口区计划针对教育智能体的伦理问题与专业审核标准进行进一步细化,推出正式的管理办法,并通过建立赛马机制,通过客观数据评估教育智能体的实际效果,以持续改善和优化教育资源的使用。陈寅表示,虹口区将充分发挥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优势,为构建安全、可信高效的教育环境而不懈努力。
虹口区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教育管理方面努力探索,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借鉴。通过制度的完善与科技的应用,虹口区不仅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更能为他们的成长保驾护航,推动教育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