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再诉侵权:低速电动车酷似YU7被判赔40万元
时间:2025-07-03 07:15
小编:小世评选
近日,小米公司再次在侵权案件中取得胜利。根据IT之家报道,一款外观设计酷似小米旗下电动车YU7的低速电动车(俗称“老头乐”)因其明显的抄袭行为被法院做出判决,要求该车生产公司赔偿小米经济损失40万元。案件的起因是博主韩路在上发布的视频中揭露了这款电动车的设计与小米YU7的高度相似,使得小米无奈之下再次选择了法律途径维护自身的品牌权益。
从视频中可以看出,这款低速电动车在设计上几乎照搬了小米YU7的外观,在某些细节上略显粗糙,明显在模仿小米的美学风格。车辆前盖虽然将小米的“MI”Logo换成了“M 七”,但这种微小的修改并未掩盖其依然存在的近似性。
“老头乐”这一称呼源于该车型的主要用户为老年人,这类低速电动车虽然外观上以仿汽车设计,但其行驶速度、续航能力和安全性均远低于传统汽车。因此,各大城市逐渐对老头乐进行淘汰,特别是北京已于2023年发布政策,对违规“老头乐”实施全面禁止。
该事件并非小米首度面对侵权问题。早在2015年,小米公司就曾因潍坊瑞驰公司以“雷军电动”名称及类似小米Logo的标识生产电动车而提起诉讼。法院最终判决瑞驰公司停止侵权并赔偿小米50万元。此次事件与当年的情况相似,均是针对对公司商标及品牌形象的侵害。
法院经过审理认为,小米公司对相关商标享有专用权,而被告瑞驰公司的产品则显著使用了与小米商标高度相似的标识。这种相似性容易引发消费公众的混淆,从而导致小米品牌的声誉受到影响。小米公司凭借长年的市场活动,使得自身的商标已具备较高的知名度,因此更加强化了其对外观和标识的保护权利。
除了商标上的直接模仿,案件中瑞驰公司使用与小米法定代表人雷军相同的名称作为产品系列名称的行为,进一步加剧了公众混淆的可能性。法院认为,这种名称的使用不仅在法律上构成侵权,还显示了被告在此过程中具备明显的攀附小米商誉的主观恶意,这增加了小米维护品牌形象的必要性。
在现代市场竞争中,品牌的权利与商誉保护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技术的发展与市场的繁荣,类似小米这样的科技公司日益面临着来自各方的竞争与挑战,不法商家通过模仿和侵权获取利益的情况屡见不鲜。小米作为一家创新型科技企业,积极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对于提升品牌形象及行业标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而面对此类事件,消费者同样也应提高法律意识,增强对品牌的辨识能力,避免因商标混淆而选择错误的产品。同时,行业内其他品牌也应警惕这种模仿行为,探索创新发展,提升自身产品的独特价值和竞争力。
小米在此次纠纷中不仅维护了自身的合法权益,也为其他品牌树立了一个标杆,表明在侵权行为面前,创新公司应当勇敢站出来捍卫自己的知识产权和市场地位。此案后续发展值得持续关注,尤其是随着市场监管的加强,如何有效遏制侵权行为的发生,将是行业内外共同努力的目标。小米的胜利也为希望通过模仿获取不义之利的企业敲响了警钟,依靠创新和合法途径谋求发展,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