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散热技术迎新变革 多家厂商推动主动散热普及
时间:2025-03-24 03:10
小编:小世评选
在夏季高温的逼迫下,手机发热问题愈发明显,用户们对于手机性能的厄运再一次成为关注的热点。许多用户在使用高性能手机时,面对游戏和应用程序时手机发热的问题,深有感触。尽管现代芯片的能效不断提高,随着游戏画面的复杂度和处理要求的增加,芯片发热也显得更加突出。
根据IT之家博主@数码闲聊站的最新爆料,多个主要手机制造商正在积极研发并推广主动散热技术。包括“裤裤子”在内的三家顶尖手机厂商在背后大力推行此技术,且预计两家厂商会在今年内推出搭载该技术的中端及旗舰机型。这一消息引发了消费者的热切期待,引导他们关注未来手机散热性能的新趋势。
追溯到2019年,努比亚红魔3问世,成为了全球第一款内置风扇的游戏手机。它通过一颗风扇实现了每秒50次的冷热空气交换,其设计提供了史无前例的散热效果,能够有效应对骁龙855处理器的高热量发出。至今,红魔系列不断更新迭代,最新的红魔10 Pro手机更是采用了高速离心风扇及液态金属导热材料,散热效果可谓相当强大。
不仅仅是努比亚,联想的拯救者系列手机和华硕的ROG系列也曾采用过主动散热的设计。这些游戏手机的散热方案使得许多用户对手机的散热能力有了更高的期待。在传统的智能手机市场中,主动散热技术的普及进展缓慢,主流厂商仍然多采用被动散热方式,主要依赖VC均热板等技术。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要求散热的手机产业中大多为小型厂商,但知名的大厂在主动散热方面仍然保持保守态度。虽然不少手机公司推出了官方的散热配件,比如小米的冰封散热背夹和一加的液冷散热器,但在主动散热的产品上却迟迟未见应用。这种情景似乎正在发生变化,多家厂商或将开始重视并推动主动散热技术的普及。
早在努比亚红魔3推出时就已实现IP55级防水防尘等级,而坊间讨论的未来产品则透露出将有望达到IPX8或X9的防护等级,实际上标志着主动散热设计在技术上的进一步成熟。过去,散热问题只是束缚性能提升的直接因素,随着芯片发热水平的逐渐上升,手机厂商需要制定出越来越多的应对策略。
回顾过去10年,特别是2015年,骁龙810面临发热问题,使得索尼率先在Xperia Z5系列中启用双热管散热技术,而这样的策略经过时间的推敲逐步演变成了今天VC均热板的行业标配。冷却技术的演进过程从被动到主动,渐渐渗透到各类手机产品中。
目前,不仅旗舰机型,诸如一加Ace 5 Pro等中高端手机也开始搭载VC均热板,意味着散热已不仅是高端产品的特权,未来更多用户都能够享受到这项技术带来的便利。苹果公司也传出将于下半年推出新款手机时引入VC均热板的消息,表明这一散热趋势正在获得各家厂商的青睐。
更重要的是,主动散热技术的普及不仅限于高性能手机,准确地说,它将会成为普通消费者日常使用手机时的一部分。不少产品如小米早前推出的“冰封散热钢化膜”,便是尝试在日常场景中,提高手机的散热能力。尤其是在烈日的户外环境下,主动散热技术将显著提升用户体验,也将是厂商竞争的新亮点。
从热管的引入,到现今大面积的VC均热板,再到逐步崛起的内置风扇散热系统,手机厂商在散热技术上的不断努力,预示着主动散热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随着各大手机厂商本着用户体验出发,加速采用主动散热技术,在不久的将来,散热将不再是限制手机性能与使用体验的瓶颈。在这个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带给用户更好的体验恰是厂商所追求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