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发布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计划:2027年前培育超百亿企业10家以上
时间:2025-03-12 15:00
小编:小世评选
近日,深圳市发布了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计划,旨在抢抓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融合发展机遇,推动该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根据计划,到2027年,深圳将新增培育超过10家估值过百亿的企业,以及超过20家年收入超十亿的企业,为实现这一目标,深圳市将推动50个十亿级应用场景落地,并将相关产业规模提升至千亿元以上。
发展目标
这一发展计划的核心目标是建设全球重要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集聚区,实现全市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综合实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准。具体2027年之前,深圳希望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内相关企业数量超过1200家。通过打造公共服务矩阵,旨在吸引更多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与创新团队加入,形成更加完善的产业生态。
重点任务与技术攻关
为了推动目标的实现,深圳将采取多个重点任务,包括:
1. 核心零部件攻关:聚焦微小电机及驱动技术的研制,攻克高精度视、触、力等多模态传感器的技术瓶颈,以及高性能的类脑视觉传感器研发。
2. 机器人AI芯片研发:推动新型AI芯片架构的研究,重点关注神经网络处理、低功耗模式及算法工具链的开发。
3. 灵巧手的创新:攻克多自由度运动、多指协同控制算法等技术,研发具备高强度和灵活性的仿生多指灵巧手。
4. 构建具身智能基座:基于多模态输入输出,建设具身智能大模型,并支持在不同场景中进行自主学习和跨场景任务处理。
5. 突破智能控制技术:研究双臂、双腿等的协同控制技术,进一步提升机器人本体的灵活性和智能化水平。
创新服务与检测
深圳还计划高标准推进重点实验室建设,支持按项目组建市重点实验室,着重开发具身智能感知和交互等关键技术。同时,将建设多个检验检测,以加强对具身智能机器人关键性能的测试与评价,促进产业创新。
在服务建设方面,深圳市将推动建立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和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为企业技术攻关和产业应用提供支持。还将开发多元化的数据采集与开源数据集,提升产业在国际竞争力中的表现。
加强产业协同与国际交流
深圳计划成立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联盟,以促进整机厂商与零部件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在积极服务“链主”企业的同时,还将鼓励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推进产品出口通关流程的简化,提高通关效率,帮助企业降低成本。
为了增强行业的交流和合作,深圳将举办一系列国际影响力的展会、论坛和比赛,吸引全球各地的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共同探讨具身智能机器人及相关技术的未来发展。
人才培养和保障措施
为确保计划的顺利实施,深圳市将组建专班,统筹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并建立产业发展动态监测与政策规划协同机制。同时,将强化人才引进与培养工作,实施顶尖人才引育工程,完善校企联合培养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深圳市的这一行动计划不仅目标明确、方向清晰,而且注重实用性和前瞻性。它展现了深圳市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向国际前沿迈进的决心,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引领全国乃至全球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潮流。通过这些措施,深圳将为构建一个高效、创新、可持续的智能机器人生态系统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