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投资者误解DeepSeek进展 引发英伟达股市波动
时间:2025-02-28 07:40
小编:小世评选
在科技行业中,市场反应往往与真实情况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在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领域。近期,英伟达公司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一次线上活动中指出,投资者对DeepSeek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进展存在误读,这一误解不仅引发了市场的剧烈反应,更直接导致英伟达股价出现显著波动。
DeepSeek在今年1月推出了一款名为R1的开源推理模型。该模型的发布引起了广泛关注,因为DeepSeek自称,其背后的大语言模型是基于性能较弱的芯片,并且所需资金远低于西方主要AI模型的开发投入。这一消息迅速引发了投资者的恐慌,许多人开始担心大型科技公司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上的巨额投资是否真的必要。结果,英伟达的市值一度蒸发了6000亿美元,黄仁勋个人财富也缩水近20%。
面对如此惨痛的股市反应,黄仁勋在预先录制的访谈中表示,投资者的剧烈反应主要源于一系列误解。他强调,尽管DeepSeek的R1模型在技术上取得了一些创新成果,但这并不意味着英伟达的技术和产品价值会因此贬值。他指出,AI模型在训练和推理阶段的不同作用不应被简单地割裂。实际上,推理仅是人工智能应用的一部分,预训练模型的质量与深度则是AI系统成功的基石。
黄仁勋认为,DeepSeek所做的工作确实为整个AI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R1模型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了大量的关注和讨论。“R1开源后,全球开发者的热情令人难以置信。”他说道。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开源技术的魅力,也显示出市场对新技术的期待和探索精神。
在对投资者的误解进行分析时,黄仁勋强调了推理与预训练之间的关系。他指出,投资者普遍将AI的过程简化为预训练和推理两个阶段,认为推理阶段只是向AI提出问题并快速获得答案。这种观点并未考虑到在多达千亿参数的AI模型中,预训练和后处理同样重要。黄仁勋强调,预训练依旧是整个AI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而后处理则对AI的实际应用效果至关重要。
从技术层面随着AI推理技术的发展,英伟达所提供的高性能计算芯片需求依然强劲。黄仁勋表示,未来的AI模型将愈加依赖强大的算力,而这种算力正是英伟达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他补充道,尽管当前许多人对AI模型所需的计算能力产生怀疑,但真正实施高水平AI系统的企业和组织依旧需要依赖强大的硬件来支撑复杂的模型和算法。
黄仁勋的观点不仅为投资者的误解提供了解释,也为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技术厂商的创新会不断推动整个行业向前发展,而英伟达作为行业领军者,其相应的产品与技术也会继续受到市场的青睐。
这次事件再次凸显了科技产业投资中常见的波动性与复杂性。在快速发展的领域,比如信息的传递与解读往往要求投资者具备更深的专业知识与前瞻思维。正如黄仁勋所强调的,市场对新兴技术的理解需要更加全面与深入,才能有效避免误解带来的负面影响。
随着对DeepSeek的技术革新的重新认识,投资者会开始审视AI行业的长远发展潜力,逐步修正对英伟达及整个行业的观点和预期。未来,科技股在市场中的表现将不仅取决于短期消息的影响,还将深刻受到持续技术创新和行业基础建设的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