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能源车险数据发布:承保3105万辆 保费收入1409亿元
时间:2025-01-31 15:30
小编:小世评选
2024年1月24日,中国精算师协会与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发布了关于我国新能源车险的最新数据报告。根据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保险行业针对新能源汽车承保辆数达到3105万辆,保费收入总额达1409亿元,提供的风险保障金额高达106万亿元。这一数据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保险市场的快速发展,也对保险行业的未来走向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机遇。
在承保车辆的种类上,保险业共涉及2795个车系,其中高赔付车系达137个,显示出新能源车保险领域在承保结构上的多样化。从客车的角度看,承保车系达到1654个,涵盖的车辆数量为2982万辆;而在超过1万辆的承保车辆数的车系中,有301个车系中99个处于高赔付状态。对于货车,承保车系为1141个,承保车辆数量为123万辆,超过0.5万辆的承保车系有55个,其中38个车系亦呈现出较高的赔付率。
新能源车险在面对高赔付率的现象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原因:
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和一体化程度较高,许多组件的损坏需要更换整套设备,这在维修经济性上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不同于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往往由于技术应用的复杂性,其维修成本较高。而且,许多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和动力电池企业采取了相对封闭的维修授权模式,使得维修的社会化程度偏低,零配件供应以及维修工时价格普遍偏高,这导致投保企业承受的赔付负担加重。
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模式在2024年发生了显著变化。新能源车凭借着较低的能源使用成本,逐渐成为营运类车辆的优先选择。数据显示,新能源车中营运车的比例比燃油车高出10个百分点,使用频率的增加使得车辆面临的风险也随之上升。同时,新能源车主的平均年龄偏年轻,35岁以下的车主占比较燃油车高14个百分点,这部分车主一般驾龄较短,驾驶习惯也尚未稳固,增加了出险的概率。新能源汽车在速度和噪音等方面的优势,常常使外界难以察觉其行驶状态,从而造成事故隐患。
再者,在投保过程中,现行的一些投保模式也存在不合理之处。例如部分网约车主在投保时按照家用车进行投保,而部分营运货车则按非营运货车投保。这种投保行为导致保费水平与实际车辆使用情况产生错配,非营运车辆保险的平均价格仅占营运车辆的50%左右,造成一定程度的保费不足。结果是,一些在正常情况下赔付率合理的车型,由于许多被用于网约车的车辆以家用车性质投保,导致整体赔付率超过100%。
,新能源汽车作为一个发展相对较新的领域,在险种的定价机制上也亟待完善。由于发展时间短和车型迭代较快,目前对新能源车险的数据积累显得相对不足,保险公司在设定基准费率时存在一定的偏差。2024年,新能源车险自主定价系数的范围为[0.65, 1.35],这意味着保险公司在基准费率上只能在最高上浮35%和最低下降35%之间调整,而相比之下,燃油车的自主定价系数范围为[0.5, 1.5],保险公司能够更灵活地基于车型和实际风险进行定价。
在未来的发展中,新能源车险市场的健康发展依赖于多方面的协调与优化。需要在汽车制造商与保险公司之间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机制,通过共享信息和数据分析,来提升对新能源汽车的风险评估能力。政策层面需要针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不断完善相关的保险法规和标准,确保保险市场的公平竞争及车主的合法权益。,保险公司应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相关技术的学习和投入,创新保险产品,增强投保方案的灵活性,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2024年新能源车险市场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但其背后仍然伴随着高赔付率、投保策略不合理和数据不足的挑战。行业各方需共同努力,以促进新能源汽车保险市场的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