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起智能体协议共建共享倡议 促进产业标准化与协作发展
时间:2025-08-09 06:30
小编:小世评选
引言
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如火如荼,智能体(AI Agent)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正在逐步从技术概念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为了更好地应对智能体在互联互通和互操作方面的挑战,推动其快速产业化,中国于2023年7月26日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正式发起了《智能体协议共建共享联合倡议》,旨在通过产业各方的合作,提升智能体的标准化及协作能力,为未来的工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背景与目的
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人工智能标准化国际合作论坛上,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联合超过80家来自学界、产业界以及研究机构的单位,共同发布了这一倡议。智能体不仅是载体,更是推动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抓手。智能体协议则是实现各类软硬件工具之间高效连接的必要条件,通过提升智能体的协作水平,可以释放其在各行业的应用潜力,从而推动整个产业的竞争力提升。
高规格论坛的召开
此次论坛的召开不仅吸引了众多行业代表,还邀请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单忠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创新管理司司长肖寒以及上海市相关领导等嘉宾参与并致辞。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电信联盟的高层也分享了他们对于智能体协议发展的看法与经验。这一高规格的国际会议,为智能体协议的全球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加速了行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职责与合作共赢
《智能体协议共建共享联合倡议》的发布标志着智能体产业各方共识的形成,提出了三个主要方向的倡导:
1. 凝聚共识,先行探索:通过标准化来引导智能体技术的创新与能力提升,积极探索适合国内外市场的智能体应用模式。
2. 开放共享,开源共建:倡导以开放许可及开源模式发布智能体协议产品,让更广泛的开发者和企业能够共同受益,推动技术的普及与创新。
3. 合作共赢,共育生态:推动产学研用各方共同推动智能体的标准迭代与完善,快速实现应用落地,加快与国际标准接轨。
未来的发展路径
在此倡议的指导下,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等单位正在积极推动相关标准的制定与完善。行业专家们围绕智能体的互联互通、标准研制、生态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形成了以统一标准框架为基础的智能体协议工作实践。各参与单位共同致力于推动智能体的发展,依托标准化助力产业的广泛应用与落地。
同时,倡议旨在开展标准化的系统布局,包括推进国产化智能体标准体系的构建、开发测试工具的研制、协议开源共建等工作。这一系列举措将有效促进智能体的互联互通,推动数智经济的快速发展。
通过《智能体协议共建共享联合倡议》,中国将为智能体产业的发展指引方向,并为全球智能体技术的演进与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与方案。未来,在这一倡议的驱动下,国内智能体产业将实现更高水平的互联互通与合作创新,加速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这一共同探索与实践的标准化路径,不仅将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全球人工智能产业中的竞争力,还将为全球智能体技术的治理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随着各界的共同努力,智能体的未来将更加开放、协作与共赢,助力中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通过这一开放共享的倡议,我们期待建立一个更加繁荣且高效的智能体产业生态,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全球经济复苏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