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睿Ultra 5 225H与锐龙AI 7 H350性能对比:散热表现更胜一筹
时间:2025-07-28 12:45
小编:小世评选
在当今市场上,处理器是决定计算机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多核心和高负载的应用场景中,处理器的性能和散热管理显得尤为关键。近日,我们对比了两款主流入门级处理器,Intel的酷睿Ultra 5 225H与AMD的锐龙AI 7 H350。尽管两者在性能上几乎可以说是平起平坐,但在散热表现上,酷睿Ultra 5 225H显然具有更大的优势。
测试概述
我们选择了联想小新Pro 14 GT作为测试,该设备采用了相同的机型设计,搭载了Intel酷睿Ultra 5 225H和AMD锐龙AI 7 H350。此次对比评测的主要目的是分析两款处理器在基准测试和实际应用中的表现,特别关注它们的散热能力。
性能对比
在基准测试中,酷睿Ultra 5 225H与锐龙AI 7 H350的表现非常接近。根据Cinebench R23的测试结果,在高功耗模式(60 80W)下,酷睿Ultra 5 225H略胜一筹,展现出较强的计算能力。而在低功耗模式(10 25W)测试中,锐龙AI 7 H350则表现得更为出色,能够在更低功耗下维持较高的性能。
在游戏性能方面,二者表现相当,能够流畅运行大多数现今的游戏。实际游戏过程中散热情况却揭示了显著的差异。
散热表现
在散热能力的实际测试中,酷睿Ultra 5 225H展现了更好的散热效果。这意味着在高负载状态下,处理器能够更有效地管理产生的热量,避免过热而导致性能下降。
相较之下,锐龙AI 7 H350在长时间的高负载运行后,其机身的热量积累显得更加明显。虽然其设计在能效方面表现优异,但在密集的计算任务中,良好的散热设计同样不可或缺。酷睿Ultra 5 225H凭借其14核心14线程的混合架构,在热量管理上能够更好地适应高强度的运算需求。
芯片架构的影响
酷睿Ultra 5 225H采用的是混合架构,其中包含多个高性能核心与能效核心的组合,这使得它在多线程任务和重负荷场景中表现尤为出色。虽然大部分核心为能效核心,但其在承担高性能计算时表现出色,尤其适合大型软件和复杂任务的处理。
而AMD的锐龙AI 7 H350则是基于8核心16线程的架构,其中包括4个Zen 5核心和4个Zen 5c效率核心的设计。虽然其支持超线程技术,但在处理极端运算时,性能释放受限于核心数量和散热能力,在长时间负载下可能更易出现温度过高问题。
酷睿Ultra 5 225H在性能与散热方面的综合表现相对更优,尤其是在高负载条件下的稳定性与散热能力上展现出较强的优势。虽然锐龙AI 7 H350在某些场景下表现良好,但散热的不足可能影响长时间使用的体验。这使得用户在选择时需要根据自己的使用需求作出更明智的决策。如果对性能有较高要求且需长时间进行高负载操作,酷睿Ultra 5 225H是更为理想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