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CEO黄仁勋再度访华,赞誉中国AI市场潜力无穷
时间:2025-07-26 07:05
小编:小世评选
近日,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再次踏上中国的土地,再次掀起了一阵“英伟达的旋风”。从小米、华为到深度智能(DeepSeek),他在谈话中对中国的AI产业做出了高度评价。在接受《央视新闻》独家专访时,黄仁勋在近40分钟的交流中,热情洋溢地表达了对中国科技企业的赞誉,同时也不忘提及英伟达在这一市场中的努力与贡献。
黄仁勋的这次中国之行显然是战略性的,其目的是为英伟达在中国市场打开更广阔的大门,以维持其在智能芯片领域的市场主导地位。正如他所言:“我作为CEO的角色大部分时间都不是有趣,压力伴随我已经33年,给公司、客户和市场带来的重担时刻萦绕在心头。”
正是这种危机意识,让他对中国庞大的AI市场始终抱以坚定信心,并寻求通过英伟达的努力来推动增长。黄仁勋特别提到,中国在以下几个方面给予了他深刻的印象:发达的供应链、完善的基础设施、成熟的生态系统、先进的技术以及庞大的制造规模。他指出,“中国的市场极为丰富,而在全球供应链中,各国之间的高度相互依存也在不断加强。”
在谈到中国的电动汽车产业时,黄仁勋给予了高度赞扬,称中国的电动汽车是全球的“惊喜”,并指出小米等企业正在重塑全球竞争格局。对华为,他表示其在芯片、网络解决方案和光子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成为值得效仿的榜样。
从黄仁勋的发言中可以看出,他的访华之行不仅在展示自己的情商,更是基于对中国市场潜力的深刻认知。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且持续维持20%以上的增长率。而黄仁勋亦预见到,截止到2026年,中国的AI市场规模将达到500亿美元。
中国AI市场的庞大潜力源于其广泛的用户基础和多样的应用场景。例如,深度智能(DeepSeek)在上线不到20天的时间内,全球日活跃用户突破3000万,成为全球用户增速最快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印证了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快速发展。同时,在B端,2024年中国AI产业规模同样实现了显著增长,国产人工智能产品与多种应用场景深度融合,为市场注入了强劲动力。
黄仁勋对中国市场的看好并非偶然,其背后蕴含着深厚的市场基础和技术积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储备和技术实力不断涌现的同时,市场对“软件”和“硬件”的需求日益增长。除了英伟达,Meta的CEO扎克·扎克伯格也对AI市场表现出浓厚兴趣,成立超级智能实验室以强化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力。
除了广泛的人才和软件技术支持,中国的硬件实力同样不容小觑。就如黄仁勋所提到的,虽然四年前英伟达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达到95%,却降至50%,这说明了中国自主芯片正在崛起。根据IDC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本土AI芯片品牌的渗透率约为30%,这表明中国在AI硬件领域发展迅速。
无论是人才、技术还是产业生态,中国的AI市场都展现出了巨大的韧性和潜力。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技术应用的深入发展,黄仁勋的高度重视也理所应当。在此次访华期间,他不仅宣布恢复对华特供版H20芯片的供应,同时也显示出全球AI市场对中国的愈加关注。
诚如黄仁勋所言,中国在AI模型、工程人才和产业应用上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这让人相信,伴随着强大的市场基础和丰富的技术生态,中国的AI市场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会吸引更多企业的参与。
黄仁勋的此次中国之行不仅再次强调了中国AI市场的无限潜力,更为英伟达在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可以预见,未来的中国AI市场,将是一个汇聚无数机遇的广阔舞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