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民达11.23亿,互联网普及率79.7%,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时间:2025-07-21 14:55
小编:小世评选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23年7月21日发布的第5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3年6月,中国的网民数量已达11.23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9.7%。这一系列的数据不仅反映了中国在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巨大成就,同时也展现了数字经济的持续蓬勃发展。
报告指出,伴随着“十四五”期间国家对信息基础设施的加大投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的布局正在加速。不断丰富的互联网基础资源为中国的互联网普及和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支持。特别是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上,互联网的赋能效果逐步显现。其中,60岁及以上的银发网民规模达1.61亿,农村网民规模达3.22亿,示意着越来越多的群体共享到数字发展的红利。值得注意的是,农村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了69.2%,比前两年有所提升,这证明了国家在推动数字化转型、改善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方面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成为全球互联网大国的过程中,中国的域名和互联网地址资源也得到了快速增长。截至今年3月,中国的域名总数达3262万个,其中,国家顶级域名“.CN”数量为2085万个。而IPv6地址数量达到68567块/32,显示出中国在应对未来互联网发展的技术需求上的积极准备。
在数字技术领域,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成为了中国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亮点。2025年上半年,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从技术到应用实现了全方位进步,产品数量的迅猛增长和应用场景的持续扩大凝聚了大量的关注。根据报告的数据,截至3月,中国的346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已经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成功备案。其中,DeepSeek这一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有效应对了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上线不足20天便突破了3000万的全球日活跃用户,成为全球用户增速最快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并登顶全球140个国家及地区的应用市场。
在具体的用户使用情况方面,报告指出,用户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回答问题的比例已经高达80.9%。这不仅表明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深入应用,也反映出其便捷性对用户的吸引力。人工智能产业则在数字经济整体增长的推动下,显示出了蓬勃的生命力。预计到2024年,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将突破7000亿元,并持续保持20%以上的年增长率。
中国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其中国产人工智能产品在参数规模、多模态能力等技术上取得突破,并在办公协同、教育、工业设计、内容创作等多个领域深度融合,形成了覆盖广泛的智能应用生态。这种产品与服务的广泛适应性使得越来越多的行业受益于智能技术的变革,提高了各领域的生产效率与服务质量。
更为重要的是,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互联网的覆盖融汇交织,推动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线上购物、电子支付、智联家居等数字化生活方式逐步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而各类互联网企业和创业项目也在这一趋势下不断涌现,推动了就业和经济持续增长。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解决方案不仅提升了城市管理效能,也在疫情后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中国作为全球互联网的重要参与者,其网民数量的激增和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为数字经济的繁荣发展创造了条件。在未来的发展当中,维护网络安全,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将越来越重要,以确保数字经济在健康可持续的轨道上发展。随着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中国数字经济的未来可期,也将为全球互联网的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