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年会发布30项前沿科学与工程技术问题 聚焦人工智能安全与交叉学科发展
时间:2025-07-14 16:20
小编:小世评选
最近,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协)年会在北京举行,并发布了为未来科技发展设定方向的30个重要科学与工程技术问题。这些问题分为10个前沿科学问题、10个工程技术难题和10个产业技术问题,旨在引导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此次发布的过程由80家全国学会共同参与,经过定向邀请56位战略科学家,围绕数理化、地球科学、生态环境、制造科技和生命健康等十大领域集思广益,共推荐出90个具有挑战性的科学与工程技术问题。经评选选出了30个兼具科学价值和战略意义的难题,这些问题将为未来几年的科研方向提供重要依据。
在这30个问题中,许多都与人工智能(AI)密切相关,尤其是其安全性和交叉学科的发展,这引发了广泛关注。最引人注目的前沿科学问题之一是“基于密码学视角的人工智能安全新理论和防护体系”。随着全球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其安全隐患逐渐显露,因此如何构建有效的人工智能安全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该问题的提出,正是针对这些关切。作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及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的王小云教授指出,密码学在保障人工智能数据隐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可证明安全机制在防范伪造和识别多媒体内容真实性方面的应用。通过深入研究这一交叉学科,王小云希望汇聚更多人工智能和密码学习者的力量,共同推动这一领域的研究突破,提升人工智能的安全性能。
在"十大工程技术难题"中,与人工智能相关的问题同样引发了热议。比如,关于“面向通信与智能融合的智简网络技术体系”的探讨,提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突破当前通信系统在速率、容量和场景适应性等方面的固限。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平表示,当前通信技术面临的三大瓶颈亟需解决,以支撑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智简网络作为一种创新的通信技术体系,能够有效整合通信与智能技术,从而实现更高效、环保的通信系统。
随着人工智能自然交互技术的进步,未来的网络设计将不再是单一追求带宽和网速,而是更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优化。这样的设计理念,既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通信领域的竞争力,也为未来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在“十大产业技术问题”中,关于“脑功能评估与脑机智能闭环干预”这一问题则聚焦于健康科技,通过结合多模态神经影像与人工智能技术,探索卒中患者神经康复的新路径。此项研究有望显著提升卒中患者的康复效率,改善其生活质量,同时推动脑机接口、智能康复机器人以及可穿戴监测设备等相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的副部长肖朝琼表示,这些问题的调研和解决不仅将助力科研人员的学术探索,还将激发新技术和新产业的诞生。尤其是在促进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方面,探索前沿科技问题的深度解读将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
今年的发布活动采取了战略科学家与青年科技人才双轨协作的模式,青年科技工作者将作为学术秘书深度参与问题的分析与解读。此举不仅确保了科研的专业权威性,也为青年科研人才提供了实践和学习的机会,从而推动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发布的30项前沿科学与工程技术问题,不仅强调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安全性,更关注其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将为中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夺取领先地位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