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推动‘人本智能倡议’应对AI风险与创新挑战
时间:2025-07-08 10:00
小编:小世评选
2025年7月2日,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在这一大会上,各界专家、科技企业代表齐聚一堂,积极探讨如何在享受科技创新带来的高效与便捷的同时,妥善应对人工智能(AI)所引发的风险与挑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关于其可能带来的“AI焦虑”问题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人本智能倡议”在此次大会上迎来了成员单位的扩展,以更好地推动技术创新,构建以人为本的数字经济生态。
“人本智能倡议”由财新智库、ESG30、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投资和技术促进办公室(中国·北京)、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联想集团及腾讯研究院于2023年11月联合发起,旨在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价值观、伦理标准相结合,促进各方共同构建一个安全、透明且可持续的人工智能技术生态。
此次大会上,众多新成员的加入为“人本智能倡议”注入了新的活力。其中,新成员覆盖了大模型、算力基础设施、智能养老、AI医疗等多个关键领域,代表性企业包括百度、MiniMax、浪潮信息、西门子(中国)等。这些企业致力于通用人工智能的突破,以及推动人工智能在医疗、养老等诸多领域的应用创新,彰显了人本智能倡议在技术创新和生态构建上的更广泛视野。
联想集团副总裁王会文在专题论坛上以“促进人工智能健康发展”为主题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要实现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与落地,必须发展混合式并积极培育以人为本的智能应用生态。同时,王会文强调,科技企业需积极“走出去”,通过跨国资源配置与应用开发,形成强大的协同创新网络,以提升我国在全球数字经济中的竞争力。
在此背景下,《工作报告》明确提出,2025年将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与应用。不容忽视的是,AI技术所引发的社会伦理、隐私保护、就业替代等问题也逐渐浮现,这要求和企业在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同时,积极引导其健康有序的发展。
在本次论坛上,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签署了与会成员间的联合声明,明确表示要加强人工智能在伦理、规范、标准等方面的研究,以确保技术发展不会脱离人本原则,充分服务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曾毅强调了国际政策协调的重要性,认为各国应加强对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的合作,以确保技术服务于生产力的提升。
显然,“人本智能倡议”的诞生和发展,正是社会各界对当前人工智能带来的种种关切的积极回应。倡议呼吁各相关方,从五个层面着手,推动人本智能的发展:一是融入企业战略,夯实人本智能的基础;二是加强行业自律,提升行业标准;三是打造创新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四是推动国际合作,共享治理经验;五是提倡环境、社会与治理(ESG)理念,加快可持续发展步伐。
联想集团不仅在技术层面积极探索,还在价值层面推动人本智能的落地。王会文提到,联想已应用AI眼动技术,帮助渐冻症患者改善与外界沟通的能力。这是技术在赋能弱势群体、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实践,展现了“人本智能”理念的实际应用。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人本智能倡议”,技术与产业之间的深度融合正在快速推进。各成员单位在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的探索中,逐渐形成了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发展生态。未来,这一倡议将不仅是技术发展的推动力,也将成为各国共同应对AI挑战的重要。
在全球范围内,构建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人工智能发展生态,将是未来的必然选择。这一生态将使技术进步在有效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关注人类价值与社会责任,确保科技成果惠及每一个人。
回顾本次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及“人本智能倡议”的推进,不仅展示了中国在数字经济浪潮中的积极性与前瞻性,也标志着“以人为本”的科技发展观将深植于未来的人工智能创新之中。希望这一理念能在全球范围内推动更多的合作与共生,实现技术与人类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