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国际教育人工智能与学习科学研讨会在南科大成功举办
时间:2025-06-25 07:45
小编:小世评选
近日,第二届国际教育人工智能与学习科学研讨会在南方科技大学的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研究分会及深圳市教育学会指导,南科大主办,未来教育研究中心承办,深圳市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与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南科大新一代人工智能教育研究中心、南科大人工智能教育研究中心联合协办。会议主题为“智能时代教与学范式的转型与重塑”,吸引了大量教育从业者的关注。
本届研讨会云集了来自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基础教育单位及知名教育科技公司的三十余位专家学者与会,参与人数超过700人,其中包括高校教师、教育管理者及研究人员等各界代表。会议通过主旨报告、特邀报告、K12教育论坛、数智科技前沿论坛及智能科技教育装备展等多种形式,深入探讨教育领域在理论创新、技术融合与实践转化等方面的最新发展,力求成为一个高水平的国际交流,促进思想交流、成果展示与经验分享。
在开幕式上,南科大原党委书记、未来教育研究中心研究教授郭雨蓉致辞时指出,教育不仅是一项面向未来的事业,科技则是推动教育进步的重要引擎,因此有必要对智能时代的教育新范式、新机制和新路径进行深入探讨,以更好地服务教育强国的目标。南科大党委副书记张凌也强调了人工智能与学习科学的深度融合,是教育领域实现“规模化公平”与“个性化卓越”的关键路径。他提到,南科大积极探索如何通过高水平理工类学科培养优秀中小学教师,以支持深圳市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陈跃红的致辞中回顾了南科大“新文科”建设的历程和成就,强调科技素养与人文精神的结合已经成为南科大创新人才培养的底色。开幕式由南科大未来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赵建华主持,展现了南科大在教育会领域的领导地位。
在主旨报告环节,众多专家围绕“人工智能如何重塑学习”这一主题展开深入讨论。台湾中央大学的陈德怀教授结合“通用智能同伴假说”与“全球和幸”理念,探讨了教育认知在人工智能协同背景下的重构问题。华东师范大学的祝智庭教授则提出了AI驱动的智慧教育创新框架,强调科技在推动教育变革中的重要性。北京师范大学的黄荣怀教授则专注于规模化个性化学习的融合路径,指出生成式AI在提升教育质量与公平性方面的双重价值。
在K12教育论坛上,来自香港教育大学和浙江大学的多位专家围绕教师AI素养建设、在线学习干预及协作式知识构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许多区域的教育代表也分享了在“人机共育”教育生态构建方面的探索经验,展现了人工智能在基础教育层面的应用成效。
“数智科技前沿论坛”专注于人工智能教育技术的前沿进展与产学研融合,南方科技大学的教授赵建华就智能交互研究进行分享,探讨教学场景的未来发展。论坛还邀请了多位知名企业和高校代表,围绕智能课堂设计、安全机制构建等多个维度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全面展示了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各种创新应用与探索路径。
会议期间,同期举办的“智能科技教育装备展”展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科技企业与科研机构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及虚拟现实等技术领域的最新成果。展区通过互动演示和场景化体验,使与会者了解智能技术在教育改革与治理中的实际效果,引发了观众的热烈讨论。
此次研讨会聚焦于人工智能与学习科学的融合创新,深入推动了教育理念、教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机制的变革,促进了教育理论、技术实践与政策导向的有效协同。作为“国际教育人工智能与学习科学研讨会”的第二届会议,此次大会在延续首届的高水平学术定位与国际化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了教育数字化、智能化与精准化发展的理论深度与实践宽度。
展望未来,南方科技大学未来教育研究中心将继续围绕人工智能教育及学习科学展开研究,致力于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技术与人文相结合的教育新生态。该中心还将致力于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服务于国家的教育数字化战略,推动教育理念与实践的不断进步。通过此次研讨会,南科大进一步展示了其在教育领域内的前沿探索与创新思路,展现了未来教育的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