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青年转型为AI动画制作员,掀起创作热潮
时间:2025-06-22 19:45
小编:小世评选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投身于这一新兴领域。在湖南长沙,一位名叫胡嘉阳的青年,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优秀的技术能力,从传统的平面设计师成功转型为AI动画制作员,正引领着一股创作热潮。
胡嘉阳是湖南湘江新区胡生文化创意工作室的主理人,网名“胡生AIGC”。他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频繁分享以电视剧《藏海传》为蓝本制作的二创动画。凭借该动画在网络上获得了近4万的点赞,胡嘉阳迅速崭露头角。视频中的每一帧都由AI技术生成,深刻吸引了无数观众的关注,他们纷纷在评论中表示:“太厉害了!”“求更新!”
在与记者的交谈中,胡嘉阳提到,自己在制作动画的过程中,并不仅仅依赖于AI工具。他认为,AI虽然是一个强有力的助手,但最终的创作质量仍然与个人的艺术品位和技术水平密切相关。胡嘉阳之前有着10年的广告设计经验,在一次棘手的问题中,他首次尝试使用AI工具,发现其不仅能快速解决问题,而且呈现出的效果也相当不错。由此,胡嘉阳对AI工具的兴趣渐渐升温,并在深夜意外获得的一条AI课程链接后,决心进行系统学习,投身于这一行业。
今年1月开始学习AI动画技术的胡嘉阳,3月便全职从业,正巧赶上了这一行业的爆发潮。一个多月后,他便获得了第一笔商业合作,为新能源汽车品牌极氪制作春节广告,这一举动打开了他与美的、伊利、梅溪湖艺术博物馆等诸多头部企业的合作机会。胡嘉阳强调,通过AI工具的运用,他能够将制作成本降低高达70%,并显著提高效率,一分钟的短片制作时间缩短到数天,这种工作的模式迅速受到了市场的认可。
在技术方面,胡嘉阳的核心生产力来自于一台轻便的笔记本电脑。随着众多AI工具不断涌现,视频创作的门槛虽有所降低,但对于创作人员的综合能力依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指出,很多人误认为仅仅“动动手指”就能制作出高质量的动画作品,却忽略了实际操作中需要进行大量调试的工作。胡嘉阳用生动的比喻来形容这一概念:“AI是一道大菜,然而调味料的选择和组合才是决定味道的关键。”他表示,对于视频风格的调试,需加载名为LoRA的数据包,用以实现多样化风格,而这一过程需要人对作品的审美判断和创造力。
与一些沉迷于技术的同行不同,胡嘉阳深知流量运营的重要性。他的账号“胡生AIGC”保持着每天更新的节奏,已积累了近50万的点赞量。他将这得益于自己在自媒体运营方面的经验,强调创作内容的传播和话题策划同样不可忽视。胡嘉阳还欣喜地发现,国内的AI工具逐渐与国际技术并驾齐驱,特别是一些具有文化理解优势的工具,为创作本土化的作品提供了更多可能。
随着业务的扩张,胡嘉阳最近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计划招募热爱AI的同行及一些制片人、导演等合作伙伴。他观察到,长沙的AI动画创作生态正在逐渐成熟,越来越多的制作公司选择在此开展产业孵化,从业者的规模也正在扩大。他坚信,“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只有不断学习和适应新技术,才能在这个变化迅速的行业中立足。
在采访的尾声,胡嘉阳向有意向加入这一行业的年轻人发出了邀请:“这是一个充满机会的时代,创业者和创作者应积极拥抱新技术,寻找属于自己的创作空间。”在他看来,现在入局,仍为时不晚,因未来的市场将会更加广阔。长沙青年正以自己的创造力与勇气,掀起一场AI动画创作的热潮,推动着整个行业的进步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