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2025年毕业典礼:李路明校长强调人工智能的双刃剑作用与创新责任
时间:2025-06-22 07:55
小编:小世评选
2023年6月21日,清华大学举行了2025年本科生毕业典礼。此次典礼在美丽的东大操场上举行,学校校长、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李路明发表了主题为“鉴往知来 智启新程”的重要讲话。在这个充满期待与希望的日子里,李路明校长不仅回顾了科技发展的历史,还展望了未来创新的广阔前景,特别强调了人工智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的重要作用及潜在风险。
李路明在讲话中指出,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正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他提到,人工智能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领域,包括蛋白质结构的解析、新型材料的按需生成、气象变化的精准预测等,这些技术的进步正在推动科研范式的变革和产业的重塑。他强调,人工智能已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关键引擎,是各国争相发展的“必争之地”。
李校长表示,中国在前两次工业革命中未能抓住机遇,但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国家奋起直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现今,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蓬勃发展,新的机遇与挑战也日益显现。他鼓励在场的毕业生们,要敢于走在前面,勇于突破,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国家做出贡献,希望他们能够在社会服务中不断探索,成为有作为的创新者。
在分享人工智能的机遇与挑战时,李路明深刻指出,技术既是一把“双刃剑”。他解释道,虽然技术的进步可以为人类带来便利和福祉,但如果被错误使用,也可能带来严重的灾害。他特别强调,作为未来的创新者,每位毕业生都需要深入思考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并在创造与使用技术的过程中做出明智的选择。
李校长呼吁学生们关注科技发展的道德责任。他表示,推动科技朝着有益、公平、安全、透明的方向发展,是每一位科学工作者的共同责任。他鼓励毕业生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科技向善的原则,将人文关怀融入技术创新,并把伦理道德放在技术应用之上。他希望新一代的科技工作者,能够在技术与人文的交汇处,成为负责任的行动者。
典礼现场,李路明校长的讲话引发了与会师生的深思。许多毕业生表示,校长的见解让他们意识到,科技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责任。面对未来的挑战与机遇,他们将更加注重伦理道德的考量,把对社会的责任纳入个人发展的目标中。同时,与会师长们也在演讲中强化了对于科技发展的重视,各界人士对人工智能在推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达成了广泛共识。
在结束讲话时,李路明校长再次强调,未来的路在于创新,而创新的核心在于责任。他希望所有毕业生能够肩负起历史的重任,以开拓的视野、务实的态度,在属于自己的领域内勇于创新。他坚信,清华大学培养的人才,必将在未来的科技革命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国家的繁荣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毕业典礼在热烈的掌声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年轻的学子们怀揣着理想与抱负,走出了校园,迈向社会。他们将以李路明校长的教诲为指导,为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而不懈努力。清华大学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是培养责任感与使命感的摇篮,在这个承载历史与梦想的日子里,毕业生们将继续前行,书写属于他们的时代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