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安卓手游下载、分享游戏攻略、电脑硬件资讯、数码科技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硬件资讯 > 纳微半导体与英伟达合作开发800V高压直流架构,市场反应热烈

纳微半导体与英伟达合作开发800V高压直流架构,市场反应热烈

时间:2025-05-29 05:55

小编:小世评选

当地时间5月21日,纳微半导体正式宣布与全球知名半导体企业英伟达展开紧密合作,将共同研发先进的800伏高压直流(HVDC)架构。这一合作的目标是为英伟达的“Kyber”机架级系统及Rubin Ultra等GPU提供可靠的电力支持,旨在有效应对当前AI数据中心在吉瓦级电力需求方面所面临的挑战。纳微的氮化镓(GaN)和碳化硅(SiC)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将作为此次研发的核心,致力于提升电源转换效率和系统稳定性。

氮化镓技术因其卓越的高频特性,能有效将电源转换效率提升至95%以上,成为创新电源解决方案的理想选择。同时,碳化硅以其出色的高耐压及低热阻特性,在高压输电中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这两项技术的结合,不仅显著降低了铜材的使用量,减少了45%的材料成本,更重要的是突破了传统54V低压架构所带来的功率密度瓶颈,使得高效率的800V HVDC架构成为可能。

市场对此次合作反响热烈,纳微半导体的股价在美股盘后交易中一度飙升超过150%,这充分表明市场对其先进技术和未来前景的高度认可。800V HVDC架构不仅有助于高效为英伟达的AI算力集群提供能源支持,同时也标志着数据中心供电系统在向传统交流UPS转型的趋势。光大证券的分析指出,这种新系统因为省去了逆变环节,减少了热损耗,因此在300kW以上的高功率机架应用场景中,其能效比适度提升3%-5%,而建设成本将降低20%。预计到2025年,800V HVDC系统在AI数据中心的渗透率将加速提升,从而引领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向高压直流时代迈进。

AI行业也在快速演变。OpenAI以全股票交易的方式收购了前苹果首席设计官乔纳森·艾维(Jony Ive)联合创办的AI硬件公司io,交易金额高达65亿美元。这一收购被视为OpenAI成立以来的最大规模交易,io公司团队由55名前苹果设计师及硬件专家组成,他们曾参与iMac、iPhone等标志性产品的设计。艾维将继续以顾问身份参与OpenAI产品设计,同时他的设计公司LoveFrom也将承接OpenAI的工业设计任务。这一举措标志着OpenAI正在向“技术+硬件”生态进行关键转型。

这一收购动作被市场解读为OpenAI对标苹果生态的重要策略,艾维的设计理念与OpenAI的生成式AI技术相结合,旨在打造未来“AI时代的iPhone”等级的产品。OpenAI首席执行官奥尔特曼表示,未来的新设备不会取代智能手机,而是融合视觉感知和自然语言交互的全新产品形态,旨在重构人与AI之间的交互界面。在消息发布后,苹果公司股价下跌2.3%,反映出市场对传统硬件巨头面临AI硬件竞争的担忧。

英伟达与纳微的合作实质上是为了应对AI算力需求的爆发,预计到2025年,全球AI算力需求将达到10^28次/秒,而传统电力架构难以满足这一需求。而OpenAI对io的收购则展现出它对“硬件-软件-服务”闭环模式的追求,与谷歌通过Project Moohan头显、Meta通过Ray-Ban眼镜布局AI终端形成对应,这预示着AI竞争正深入到用户接触层面。

纳微的氮化镓/碳化硅技术优势和艾维所代表的工业设计能力,分别突出在硬核科技和用户体验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前者帮助解决算力基础设施的能效瓶颈,后者则直接影响AI产品的市场接受度。在运用技术实现落地和产品设计进行创新的过程中,二者共同彰显了AI产业化进程中,技术和用户体验的相辅相成。

随着特斯拉向英伟达和AMD加大GPU采购、Wolfspeed因战略失误遭遇困境,科技产业正在经历“技术优势+商业落地”的双重筛选。只有打通创新链和产业链的企业,才能在即将到来的AI革命中占据先机。

纳微与英伟达的高压直流能源架构变革,以及OpenAI与艾维的硬件生态创新,共同勾勒出2025年科技产业的两大主线——算力基础设施的效率革命与AI终端形态的颠覆创新。当半导体技术的突破与工业设计的美学碰撞交融,云端强大的计算能力得以延伸至终端应用场景时,一场全方位的AI产业变革将加速到来。这场变革的核心,始终围绕“如何让技术更高效、更优雅地服务人类需求”这一终极命题展开。

精品推荐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