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科技股受“AI+”驱动强劲上涨 未来估值待重塑
时间:2025-03-26 00:20
小编:小世评选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港股科技股迎来了难得的上涨机遇。根据数据显示,自2025年1月24日至3月14日,港股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均录得显著增长,分别上涨了20.75%和29.38%。相比之下,沪深300和中证1000指数的涨幅则仅为5.61%和11.59%。这一现象表明,港股市场特别是在科技板块,似乎正在经历一场结构性的反弹,重燃投资者的信心。
就在最近一周,恒生科技指数的成交额持续超过78亿元,显示出投资者对这一资产类别的高度关注和活跃参与。特别是像易方达(513010)等以恒生科技指数为基准的ETF产品,吸引了不少资金的精准布局。在市场风格的对比中,港股的大型龙头股表现出色,成为了推动指数上涨的主要动力,而A股市场则依旧受到小盘成长股主导,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分化趋势。
本轮港股科技股行情的上涨,主要受到“AI+”概念的推动。与以往的经济刺激政策不同,这一轮行情的驱动因素更加聚焦于人工智能这一高科技领域。资金的流入并未广泛覆盖各个板块,而是集中于优质科技资产的投资。这标志着市场风险偏好的提升以及对科技公司未来前景的乐观预期。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深度学习及其相关技术的突破,像DeepSeek这样在人工智能领域表现优秀的企业,逐渐缩小了国内外在AI发展前景的认知差距。近来,多个知名科技公司的AI模型持续发布,例如字节跳动的Doubao-1.5 Pro和Moonshot的Kimi k1.5,这些进展引发了全球投资者的关注,充分展示了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持续发力的决心与实力。
分析师们对港股科技板块的乐观态度成为共识,其中高盛就指出,人工智能的崛起将对中国公司的每股盈利(EPS)和整体估值产生积极影响,并把MSCI中国和沪深300的目标点位分别提高至85和4700,隐含的增长空间达到16%和19%。摩根士丹利也表示,尽管中国经济面临一定的挑战,但全球投资者开始重新审视中国在科技及AI领域的投资机会,表现出谨慎乐观的态度。
从长期来看,港股互联网行业也可能迎来新一轮的估值重塑。过去一段时间,市场的关注点多集中在人工智能产业链上游的半导体和基础设施上,但随着AI技术的逐步普及,其增长潜力将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应用层面及消费生态的拓展上。互联网公司正在通过降本增效,优化云业务及开发新应用场景来加强其竞争力。
具体AI的应用已经在广告投放中展现出优越的效能。Meta的数据表明,利用AI技术优化广告位及提高转化率可以实现10%-20%的增长。互联网巨头腾讯的广告系统也通过AI技术实现了5%-10%的点击率提升,这些成果都表明AI对互联网企业的实质性贡献。
尽管当前云业务在国内仍面临着生态发展困境,但AI技术的引入却为互联网公司突破了以往的人力依赖模式,有望逐步提升云业务的毛利率,从而提升整体盈利能力。业界对云业务的预期普遍看好,认为这将成为未来影响互联网公司估值的关键因素。
展望未来,港股市场的投资机会正在从科技硬件向应用层面扩展,虽然目前市场仍然处于AI应用的早期阶段,但一旦出现商业化证据,估值有望进一步提升。港股互联网公司的中概ETF(513050)和港股通互联网ETF(513040)等投资产品,有望因此受益,成为资金流入的重点。
尽管港股的“AI+”行情与过去的“互联网+”在某些方面存在相似之处,但二者在产业基础和盈利支撑上却有显著差别。当前的AI行业仍在努力突破技术和应用的边界,市场参与者对此充满期待。随着市场逐步向多元化发展,港股或将经历一段新的估值重塑时期,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机会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