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两会: 人工智能成热议焦点,DeepSeek大模型引发行业变革
时间:2025-03-17 19:40
小编:小世评选
在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人工智能”成为了与会代表和专家频繁讨论的热门话题。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及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提出了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的建议,旨在推动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落地,这引领着社会各界对智能化未来的热烈期待。
此次会议引起持续关注的还有杭州深度求索科技公司发布的DeepSeek-R1大语言模型。DeepSeek-R1以其优秀的性能和极低的开发成本引发了全球关注,表现出不逊于国际顶尖模型的能力,而其开发成本仅为同类产品的三十分之一,极大地降低了进入这一领域的门槛。鹏城实验室积极参与DeepSeek系列模型的开源进程,将这一技术分享给国内的开发者们进行测试与验证。
DeepSeek大模型的出现,预示着人工智能这一领域的应用将步入一个更迅猛的发展阶段。过去,类似于ChatGPT、LLaMA等大型模型的开发,往往需要资源、算力、人才和数据等多重条件的支持,只有大型企业如微软和谷歌等头部公司才能承担。现在DeepSeek的发布将这一技术的门槛大大降低,初创企业甚至个人开发者都能参与到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与应用中。
这一变化不仅改变了技术的流通方式,也刺激了对算力需求的急剧增加。可以说,如果将人工智能比作“智能汽车”,“算力”便是驱动其运行的“燃料”。唯有保证充足的算力供给,人工智能才能够驶向更广阔的未来。
鹏城实验室的高文院士表示,原本对于算力的需求未曾预料到会激增,故此,实验室即将快速调整其计划,筹备更多的资源和力量来应对迅速增长的需要。作为中央批准成立的科研机构,鹏城实验室的任务不仅仅是技术开发,还肩负着推动“中国算力网”建设的重要使命。该网络旨在整合全国范围内的计算资源,为用户提供便捷的算力服务,包括可随需购买和选择最便宜算力来源的可能性。
该算力网的首要任务是连接东部和西部的算力需求,借助“东数西算”的策略,力求让不同地区的计算资源高效对接和利用,实现全国算力资源的共享与合理配置,这为中国数字经济的培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这个过程中,算力网需要重点解决资源的均衡分配,避免因算力投资的区域性不平衡而导致的资源浪费。鹏城实验室希望通过这一网络提升整个系统的资源利用率,并引入新的管理模式,以适应快速变化的人工智能市场需求。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也暴露了安全隐患,特别是在涉及科研、金融、国防等关键领域的算力使用中。鹏城实验室设有专门的网络安全团队,致力于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为算力网的建设保驾护航。高文表示,防范数据泄露和网络攻击是管理和运营算力网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目前,鹏城实验室已成功推出“鹏城·脑海”超大规模自然语言处理模型,并计划通过开源的方式让更多开发者参与到这一项目中。高文和团队希望借助开源的理念,推动中国在人工智能技术上的持续进步。
展望未来,鹏城实验室正在着手开发下一代超级智能计算机“鹏城云脑Ⅲ”,预计其智能算力将达到每秒完成1600亿亿次计算,比之前的系统提升16倍。该系统不仅旨在提高算力的能力,还希望实现多模态AI的训练,使其能够同时识别语言、声音和视觉等多种信息,从而达到更高的智能水平。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人工智能与算力的高度相关性以及DeepSeek模型的成功落地,标志着我国在这一领域的飞速发展。未来,随着算力网络的不断完善与智能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人工智能有望更加深入地融入社会各个层面,推动经济与科技的全面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