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区启动全国首个AI+仪器仪表产业集聚区建设 促进高端技术创新
时间:2025-03-15 21:50
小编:小世评选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AI)技术和仪器仪表行业的结合成为了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徐汇区作为我国仪器仪表行业的发源地,凭借其深厚的产业基础和丰富的资源,正在迅速崛起为全国智能制造和高端技术创新的高地。近日,徐汇区正式启动了全国首个以人工智能深度赋能的仪器仪表产业集聚区建设,这一举措将重塑仪器仪表产业的发展模式,助力高端技术创新。
徐汇区不仅是国家双创基地,还是上海科创中心的重要承载区,其蓬勃的科技创新氛围为AI与传统产业的结合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根据相关统计数据,2023年我国仪器仪表行业的营收已突破一万亿元,部分高端产品的技术水平已接近全球领先水平。随着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为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启动仪式上,徐汇区市场监管局的相关负责人指出,AI+仪器仪表的集聚区建设战略选择,是基于区域“硬科技”生态的深厚积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徐汇区将着力解决仪器仪表产业面临的一些“卡脖子”问题,同时,仪器仪表产业的技术进步也将反过来推动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这种良性互动将加速技术的创新与应用,进而推动国家级仪器仪表产业集聚地的建设。
在集聚区的建设过程中,徐汇区依托其深厚的仪器仪表产业基础,与漕河泾检验检测认证产业优势密切结合,吸引了众多行业龙头企业的参与。例如,仪电集团、核工院、捷普科技、梅特勒托利多等企业均在此布局,共同推动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同时,徐汇区在人工智能领域也展现出强大的创新能力,已建立全国首个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和区块链技术创新生态集聚空间,汇聚了商汤科技、无问芯穹、库帕思等众多行业领军企业。
为实现“AI+仪器仪表”这一战略目标,徐汇区的5家人工智能企业和5家仪器仪表企业已经组成了上海AI+仪器仪表联合体。该联合体的成立,不仅增强了各企业间的协作与资源共享,也为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联合体内的企业将在智能装备、集成制造等重点技术上寻求突破,共同推动行业的进步与发展。
根据集聚区建设方案,预计到2027年,徐汇将形成一个基础扎实、创新活跃、开放协作、链条完备的仪器仪表产业生态体系。计划通过引进具有强大技术实力的企业,提升人工智能赋能的标志性产品数量,缓解行业内重点应用领域面临的技术瓶颈。徐汇区还制定了《关于促进徐汇区仪器仪表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出涵盖场景落地、金融赋能与人才保障等方面的10项政策,以期精准解决行业发展中的痛点。
此次集聚区建设还有不少创新之举。徐汇区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仪电等多方联合,共同打造工业过程数字化与装备智能化联合实验室、智能传感与仪器创新研究中心等一系列创新。这一“徐汇模式”强调了、高校与企业间的协同合作,旨在通过资源共享与人才共育,推动仪器仪表产业向智能化升级迈进。
在启动仪式上,上海仪电、核工院等龙头企业通过直接发布技术需求,向现场多家上下游企业征集合作方案,此举激发了企业间的快速对接与合作。通过这种“带着问题来,揣着方案走”的高效互动,极大地提升了赛事的效率,也为后续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徐汇区副区长魏兰在启用仪式上表示,徐汇不仅仅希望成为产业聚集区,更希望成为中国高端仪器仪表产业走向全球价值链高端的战略节点。在未来的工作中,徐汇将致力于构建涵盖研发设计、制造与应用服务的全链条产业集群,为我国高端仪器仪表产业的智能化、高端化、国际化发展贡献力量。
徐汇区凭借其具有优势的产业基础和创新环境,全面启动了全国首个AI+仪器仪表产业集聚区建设。这一集聚区的建设将为我国仪器仪表行业的升级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推动高端技术创新,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