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阳区推动“人工智能+机器人”与新型储能产业融合发展,目标引入20家相关企业
时间:2025-03-14 17:00
小编:小世评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惠阳区正将“人工智能+机器人”与新型储能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上日程。根据惠州市工作报告,惠阳区将与深圳、东莞联合打造一个全国一流的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并以“人工智能+”行动为引领,积极培育工业大模型、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惠阳区计划在2023年引入15至20家相关企业,形成初具规模的全新产业集群。
在当前的产业现状方面,惠阳区已经构建起一个完备的家用清洁机器人全链条生产体系。根据惠阳区科技和投资促进局的介绍,该区在家用清洁机器人领域的优势体现在其完善的生产链上,包括总装、传感器、小型锂电池到毛刷尘袋的各个环节。在此基础上,惠阳区还积极依托两大千亿产业园区,增加更多的AI+机器人产业链项目。惠阳区的新型储能产业在近年来的布局下也已初显规模,形成相对完整的锂电全产业链。该区正在加速推进液流长效储能、氢能和全固态电池材料的科技成果转化,努力将这些创新科学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以促进两大主导产业的深度融合。
为了更加高效地推动产业的发展,惠阳区计划在象岭片区和新圩梅龙湖片区集中布局人工智能产业园区,借助深莞协同发展区的优势,吸引更多具身智能企业落户,从而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反应速度和优化供应链。该区的目标是借助深圳和东莞为优势互补,形成一个庞大的具身智能产业生态圈。
在引进企业方面,惠阳区特别瞄准具身智能、教育机器人、商业机器人、配送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等细分市场,计划各引进一家具有研发实力的“链主”企业。目前,该区已与优必选、普渡科技和大道智创等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正在积极洽谈更多在细分领域表现出色的企业。同时,围绕这些链主企业,惠阳区还将引进相关的关键零部件企业,并提前布局先进的全固态电池领域,以支持整体产业链的发展。
为增强产业的金融支撑,惠阳区计划成立20亿元的科创母基金,以“子基金+项目直投”的形式,引导并投资相关企业。同时,该区还设立了科技信贷风险补偿基金,鼓励银行金融机构为具身智能产业提供信贷支持。国企将主导形成从资金到应用场景的完整产业服务链,探索应用推广的广泛化,未来将在教育、医疗、环卫等多个领域广泛开放具身智能的应用场景。
在具体实施措施上,惠阳区还将构建小规模算力基础设施,提升产业智能化水平。该区正在与大型上市公司进行洽谈,计划共同投资建立高通量、低时延的算力设施,弥补目前算力不足的问题,为具身智能产业、地方应用场景和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提供支撑。
为了确保计划的顺利推进,惠阳区将积极争取市相关部门的支持,努力争取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产业政策的覆盖和应用场景的开放,以便更好地与各大中型制造业企业对接,助力“人工智能+”行动的深入实施。
惠阳区通过有效的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和产业链完善,有望在未来实现“人工智能+机器人”与新型储能产业的高效融合,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引入20家相关企业,惠阳区势必将在智能制造和新型储能的广阔蓝海中,开辟出一条新的增长轨迹,推动惠阳经济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