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安卓手游下载、分享游戏攻略、电脑硬件资讯、数码科技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硬件资讯 > 《数字世界的生命体》展览在深圳揭幕 探索AI与艺术的未来结合

《数字世界的生命体》展览在深圳揭幕 探索AI与艺术的未来结合

时间:2025-03-13 14:40

小编:小世评选

内容: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莎莎 文/图)艺术,这一古老的表达形式,试图用多种手段捕捉和反映人类的情感、思想和体验。从油画、水墨到雕塑,每一种艺术形式都在不断地探索自我,寻求与时俱进的空间。随着人工智能(AI)的崛起,艺术在这个时代的背景下,也必将迎来新的变革。2023年3月7日,在深圳T33全时中心开幕的《数字世界的生命体》展览,正是探索AI与艺术相结合的具体实践与尝试。

展览现场,观众们不仅能看到机械水母的金属触须随着每一个微弱的呼吸频率起伏变化,更能体验到AI生成的变异昆虫翅膀如何实时重组。这一系列作品借如量子纠缠的概念,展示了数字艺术在探索人类与数字生命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里,“未来之城”深圳,以其繁荣的科技和人文氛围,为数字艺术的创作和展览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深圳作为中国的“科技之城”,在数字艺术创作领域展现出独特的竞争力和活力。例如,2024年9月24日至11月22日,深圳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将举办的“敦煌数字重生”展览,利用虚拟现实(VR)技术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亲身体验敦煌壁画中的飞天衣袂。这场展览的日均接待量突破5000人次,足以证明数字艺术与AI的结合具备强大的吸引力。

展览不仅涵盖新形态的艺术表现,还引发了观众对科技如何影响人类存在的深思。2024年10月19日,在关山月美术馆开幕的《新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诗与思》展览中,艺术家们通过互动艺术和数字装置传达出科技对人类未来的影响。UFO媒体实验室通过采用现场即兴创作表演,使观众能够在审美的同时,感受科技与艺术的深度交融。观众陈女士在参观后感慨道:“太震撼了!真的是一种科幻般的体验!”

在深圳的数字艺术实践中,体现了前沿技术与艺术跨界融合的趋势。2025年3月7日的《数字世界的生命体》展览上,艺术家黄炜和吴子薇通过各自的创作展现了数字艺术的惊艳之处。他们的作品受到了观众的热烈点赞,科技工作者李先生在评论时表示:“真是太酷了,硬核又浪漫。”这种交叠的表现不仅彰显了数字艺术的风采,也启发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关于技术与生命关系的未来图景。

值得注意的是,数字艺术的发展在深圳得天独厚的科技实力、独特文化生态及政策支持的推动下,愈加繁荣。深圳结合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建立起完整的科技产业链,以硬件制造和软件开发为基础,助力数字艺术创作。华强北电子市场为艺术家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技术资源,而深圳的地方则通过设立专项基金与国际展览,积极推动数字艺术与科技的深度融合。

同时,深圳丰富的年轻人口使得对新形态艺术形式的接受度更高,如AI虚拟偶像、元宇宙艺术展等。这种年轻化和多元化的文化氛围为数字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进一步丰富了深圳作为科技与艺术交汇点的身份。

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支持以及优化环境,为数字艺术的蓬勃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例如,福田区鼓励建设元宇宙应用场景,最高可获得300万元的一次性支持,龙华区也发布了促进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措施。这一系列政策不仅促进了数字艺术的创造,也为深圳构建国际数字创意产业高地奠定了基础。

在最近举办的神仙湖分享会上,窦文涛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进行了一场精彩对话。徐校长指出,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人将艺术视为人生支点。他认为,艺术不仅是业余爱好,更是培养想象力的重要方式。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使得数字艺术应运而生,以AI、VR、AR等新技术为依托,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艺术形式和体验。

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许多深刻的问题,艺术的本质、个体性是否会因技术的介入而消减?在追求技术极致的同时,我们应该保持对艺术本质的深入思考。原清华大学人文学科副教授胡翌霖提到,数字艺术的可复制性达到极致,但未来社会将更加注重个体化和独特性。因此,数字艺术应努力在技术与人文之间找到平衡,避免陷入效率至上之后的窘境。

在AI时代,科技与艺术的融合已成趋势,未来的数字艺术将更为多样化,呼唤着创作者与观众之间更深层次的互动和对话。在追求技术创新的同时,守护艺术的纯粹与初心依然是所有从业者与参与者应共同努力的方向。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数字时代的浪潮中,续写人类情感与创造力的辉煌篇章。

精品推荐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