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聚焦科技创新 提升中国高水平自立自强能力
时间:2025-03-13 01:40
小编:小世评选
在2023年的全国两会上,科技创新成为了与会代表和媒体普遍关注的焦点。会议期间,各地的全国人大代表踊跃发言,表达了他们对如何加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看法与建议,今年的工作报告更是强调了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性。
报告中提到的多个领域,如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都取得了显著成果。例如,“嫦娥六号”成功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标志着中国在太空探索中的重要进展。“梦想”号大洋钻探船的正式入列,以及科技合同成交额增长11.2%的消息,也进一步展示了我国在科技创新能力上不断提升的良好态势。
许多外媒记者在此次两会期间将科技创新视为他们最为关注的话题。俄新社的记者阿列克谢便对湖北地区的高科技企业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提到,湖北在无人机、电动汽车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令人瞩目,不仅吸引了中立媒体的目光,也引发了全球的关注。这些科技创新不仅提升了当地经济,也吸引了更广泛的国际合作。
在两会期间,代表们提出了多项与科技创新相关的行动建议,强调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导作用。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刘庆提到,该研究院与众多龙头企业建立了联合创新中心,并成功解决了1000余项技术难题。这一机制的建立,给行业的核心技术突破与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刘庆还指出,未来将进一步加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措施,聘请企业参与国家科技创新的决策过程,使其在成果应用和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他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机制,推动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培养更多的产业技术创新人才,促进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有效合作。
报告中还强调了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的重要性。全国人大代表张亚波建议,改革专利审查标准,提高评价报告的准确性。这不仅能保护创新成果,还能激励更多企业投入到科技创新中来。同时,张代表还提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应当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强化审查流程,以提高审查效率。
在推动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工商联主席陈志列提出了工业人工智能的重要性。他认为,应将工业人工智能作为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鼓励龙头企业搭建综合性体验中心,推进人工智能在制造业的应用,帮助传统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这种结合既能帮助企业提升技术水平,也能为地方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报告还强调了扩大科技开放合作的重要性。全国人大代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校长助理孙希延表示,广西在与东盟国家开展人工智能领域合作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他预计,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极大提升东盟国家的经济、社会民生、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这将为我国与东盟的深入合作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在两会上,各位代表围绕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策略进行了热烈讨论,展示出大家共同的愿望:在未来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实现实质性的自立自强。这不仅仅是国家发展的需求,也是提升国民生活水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科技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必将在未来继续引领中国的崛起与腾飞。通过全国两会的讨论与深入交流,预计中国的科技创新之路将迈出更加坚实有力的一步,为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随着政策的不断落实与技术的持续突破,中国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