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与Manus激发AI产业变革,云厂商争相应对市场热潮
时间:2025-03-13 00:40
小编:小世评选
在过去三个月里,中国的创新型AI公司DeepSeek和Manus迅速引爆了市场,改变了全球AI产业的格局。当今市场对这两家公司的关注度不断攀升,亚马逊、微软、谷歌和阿里巴巴等云计算巨头纷纷采取举措以应对这一变化,展现出不同的战略应对。
DeepSeek与Manus的崛起
DeepSeek在其发布的论文中提到,凭借2048张英伟达H800芯片和558万美元的训练投入,他们成功推出了DeepSeek-V3,性能接近OpenAI的GPT-4o,凸显出显著的技术突破和性价比。而Manus则利用Muti-Agent(多代理)策略,开发出了一款具备独立思考和执行能力的原生AI应用,代表了未来AI应用的一种新方向。
尽管这两家公司赢得了市场的关注,但也引发了一些质疑。DeepSeek的算力规模和训练成本的真实情况受到市场的猜测,而Manus则被一些评论认为其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被视为“套壳”产品。
AI产业焦点的转移
在过去的三年中,大型AI模型的竞争主要集中于训练高性能模型的方法和理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焦点逐渐转向了推理方面。受“Scaling law”影响,纯粹依赖于提升算力已不再是提升模型性能的唯一途径,推理算力的成本却在快速降低,使得AI应用得以加速普及。
在AI应用方面,过去三年的沉寂正在被这三个月的快速发展打破。从钉钉到飞书,再到WPS等一系列传统应用,都在迅速添加新的AI能力。而以Manus为代表的原生AI应用则正在崭露头角,激活市场的潜力。
云服务提供商的应对策略
面对此次市场变革,各大云计算公司开始调整策略,迅速接入DeepSeek的产品,以便抢占市场红利。亚马逊云科技、阿里云、微软Azure和谷歌云等公司均加速布局,确保能够与新兴技术竞争。DeepSeek提供的模型是开源的,易于云服务的接入,使用这些模型的客户也将启动算力和数据的消耗,进一步推动相关云服务的销售。
以亚马逊为例,1月30日他们在Marketplace模型市场中上架了DeepSeek的模型,之后随即在中国区上线了相关服务。这一举措为亚马逊带来了大量客户的关注,推动了其算力投资的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接入像DeepSeek这样的第三方模型也使得云计算公司面临来自自研模型的竞争。鉴于DeepSeek的性能出众,云厂商的销售团队在面对客户时可能会面临两难:既希望销售自家的 AI 产品,又不得不承认第三方产品的优势。
市场的连锁反应与未来展望
DeepSeek的崛起不仅带来了短期的市场红利,也引发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据分析,在这场产业比赛中,科技公司意欲加大对未来的投资,以避免在竞争中失去优势。他们普遍认为,算力的投资不仅能提升自身能力,也将在迅速增长的市场需求中抓住机遇。
随着市场对于AI应用的预期不断升温,云计算巨头们的资本支出计划也显得愈加雄心勃勃。今年四家大型科技公司均公布了未来几年的资本投入计划,预计将提升算力设备的投资,推动云业务的发展。
亚马逊计划在2025年投入1000亿美元,这一巨额的资本支出将以云业务建设为主,微软和谷歌同样也表示他们的资本支出将持续增长,以维持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而阿里巴巴则表示,将在未来三年内大幅提升云和AI硬件的投资,集中资源推动自身技术的发展。
尽管DeepSeek和Manus的崛起给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但这场变革正在推动更多科技公司审视自身的技术策略,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AI产业的动态变化预示着,优秀的技术和适时的投资将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随着AI应用的加速落地,算力的需求将持续攀升,未来的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