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赋能金融行业,清华院长解读未来趋势
时间:2025-03-11 12:40
小编:小世评选
随着春节的到来,以DeepSeek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迅速崛起,成为各行业讨论的焦点。在这个人工智能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它将如何影响金融行业和高校金融教育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接受了专访,分享了他对这一话题的深入见解。
院长指出,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正以令人瞩目的速度增长。利用AI技术,金融机构不仅能够提高交易的精准度,还能大幅度降低运营成本。同时,AI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可以更有效地帮助金融机构控制风险。DeepSeek等新兴技术正在推动金融行业在交易、产品设计、运营效率和风险管理等多方面发生深刻变革。
他特别提到,金融行业的商业模式有可能因为AI的普及而被颠覆。AI的强大算法以及大数据的应用为解决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提供了可行的方案。例如,银行可以根据客户个人的需求定制个性化的金融产品,以更好地满足投资者的期望与风险偏好。在AI技术的帮助下,金融服务的个性化、定制化将变得愈发普遍,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
在谈到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时,院长认为AI技术将为这一领域的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许多小微企业的融资困难源于信息不对称。AI可以通过深度学习模型准确评估小微企业的风险与潜力,为其提供融资方案,促进创新和创业。他还提到,针对“商自然人”的个人破产法的立法建议,希望通过法治来更好地保护诚实而不幸的创业者,让他们有机会重新创业。
清华大学在金融教育方面也在积极应对AI时代的挑战。院长指出,从去年开始,清华大学为每一位新生配备了AI学习助手“清小搭”,进一步将AI应用于教学中。未来,金融学科需要培养能够将AI与金融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学生不仅需掌握金融基础知识,还需具备计算科学和数据科学等交叉学科知识。AI技术也将成为金融学子分析数据与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
在金融教学中,除了教授理论知识,院长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也变得至关重要。他通过课堂上多角度的讨论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将AI技术引入课堂,不仅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金融问题,还使得批判性思维在日常学习中成为一种习惯。
当谈及金融专业的热度时,院长表达了乐观的态度。他认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并不会使金融专业热度下降,反而为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学习机会。随着“金融+AI”组合的出现,金融行业将迎来新的繁荣,促使金融服务的高效性和质量提升,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投资者和消费者。
对于金融行业从业者和在校学生,院长给出了建议:在扎实掌握金融理论的基础上,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积极学习和应用AI工具。他强调,批判性思维和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是应对快速变化的关键,这将有助于他们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持续成长。
来看,人工智能技术的崛起正深刻影响着金融行业的各个方面,清华大学在这一领域也在不断探索与改革,为培养符合未来需求的金融人才而努力。伴随着AI的进一步发展,金融行业将向更高效、更智能的方向迈进,从而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与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