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安卓手游下载、分享游戏攻略、电脑硬件资讯、数码科技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硬件资讯 > 全国两会聚焦人工智能 代表委员提出产业发展

全国两会聚焦人工智能 代表委员提出产业发展

时间:2025-03-11 02:40

小编:小世评选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人工智能(AI)的发展成为了代表和委员们热议的焦点。随着以Deep Seek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市场上的快速崛起,会员们纷纷提出了关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和应用的建议。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正在全球范围内重塑创新格局,如何在这一背景下推动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健康发展,成为大会讨论的重要议题。

根据工信部的统计,2023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达到5200亿元,同比增长25%。随着AI技术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相关模型的备案数量超过190个,注册用户已突破6亿,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这一切都表明,全球范围内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处于技术突破与产业改革的关键时期。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张云泉指出,虽然国内企业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依旧面临高昂的落地成本问题。根据相关研究显示,在应用过程中,企业的基础设施投入和运维成本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收入。他建议由发改委牵头,鼓励地方建立新质生产力智创赋能,以降低企业的投入成本并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落地。

在人才培养方面,张云泉强调了复合型人才的稀缺。他提议建立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工程实施标准体系,同时推动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领军人才进行系统培养。通过全国“生成式人工智能创新工作坊”活动,将专家和企业联系起来开展实践交流,以提升行业整体水平。

除了技术和成本问题,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同样受到重视。全国政协委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院长郭媛媛表示,人工智能有潜力重新定义教育模式,推动因材施教的理念。这要求将人工智能融入教育的新标准体系,提升师生的AI素养教育。同时,教师的角色也需转变,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习的引导者。这种转变将促进课程的跨学科融合,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浸会大学校长卫炳江强调,在教育领域迎接人工智能的挑战时,需进一步变革传统教育理念。他表示,借助AI技术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老师的角色是在促进学生思考和探索方面提供帮助,而非单纯的知识传授者。他建议,教育内容应对AI在学习过程中的使用进行适当的标注,以保证学术规范的同时,促进技术的合理应用。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景虹则提议加快出台人工智能促进法,以创造更好的创新环境。他指出,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法规虽日渐完善,但对技术滥用、失控和相关社会风险的担忧仍然存在。因此,必须通过立法来凝聚共识,推动产业的稳步发展。李景虹的建议侧重于有效应用、技术创新、全面服务和国际合作,以确保法律法规为社会各方提供充分的保障和预期。

在技术应用方面,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邓中翰鼓励各行业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技术,尤其是在智能制造、智能防控等领域。他认为,为了稳步推进AI发展,应注重安全与发展并重,提前布局数据安全和风险管理。同时,对重大应用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应将技术安全放在首位,以防范可能的风险。

针对资金和人才的保障问题,邓中翰呼吁政策的持续支持与资本市场的有效配合。他指出,目前我国AI投资额与美国存在较大差距,需提升境内多层次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包容性,以支持更多的硬科技企业。激励和扶持青年科研人才积极参与市场,以推动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

今年的全国两会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从产业落地成本到教育改革,再到法律法规,全方位的建议反映出委员们对人工智能技术在经济、社会和教育等多领域应用的深刻关注。未来,我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期待这些建议能够有效落实,为实现科技强国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精品推荐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