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安卓手游下载、分享游戏攻略、电脑硬件资讯、数码科技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硬件资讯 > 张立: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张立: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时间:2025-03-10 23:20

小编:小世评选

在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中,中国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正迅速迈进新阶段。作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及外事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立在近日的专访中表示,科技创新在这一过程中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背景下,理解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2025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产业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张立指出,国家的强大离不开强大的产业体系。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交锋中,跨学科、跨领域的融合成为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量子信息、基因技术等前沿科技已成为引导产业转型的关键驱动力。在此背景下,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来推动高质量发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已经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前,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正处于由传统的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驱动向依赖科技创新转型的关键时刻。过去的粗放式增长模式已多有局限,亟需依靠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张立强调,只有通过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才能适应新的经济形态,抢占全球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包括加强产业链的韧性和安全性。

在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趋向本土化、科技产品封锁化的背景下,张立指出中国需要充分发挥制度优势,集中力量以应对外部挑战。同时,依托国内广阔市场集聚全球资源,提高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至关重要。

科技创新正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张立看来,新质生产力的创建与发展依赖于创新的引导作用,这种生产力特征为高科技、高效能和高质量,契合新时代的发展理念。新质生产力源于技术突破、生产要素重新配置以及产业的深度转型,其培育在于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展望未来,张立对技术发展的信心也在增强:中国拥有全球最完备的工业体系,22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处于全球领先,形成了良好的创新环境,确保科技成果能够迅速转化为生产力。这一过程中,推动智能制造的深度融合,构建新的产业生态,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谈及“人工智能+”行动的重要性,张立认为,人工智能作为通用技术具有强大的引领作用,有助于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中国需要围绕数据、算力和算法等三个方面加强基础建设,打破数据壁垒,提升算力效率,并加强对算法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开发。同时,还需加速人工智能与传统制造业的融合,通过数字化设计和智能检测提升传统产业的智能化水平。

对于传统产业的转型与新动能的培育,张立提出必须统筹兼顾,推动两者协同发展。这并不是摒弃传统产业,而是要通过新技术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形成新旧动能的有效转换。在科技与产业的相互作用中,石化、机械等领域应利用其规模与市场优势,为新兴产业提供发展空间。

科技创新不仅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源泉,也是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战略性手段。依托国家改革的制度优势、完善的工业体系以及不断增强的企业创新能力,中国正逐步走出一条既重视科技突破,又兼顾传统产业转型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张立的观点不仅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指明了道路。

正如张立所言,科技与经济的联动将是中国迈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关键,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才能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真正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精品推荐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