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安卓手游下载、分享游戏攻略、电脑硬件资讯、数码科技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硬件资讯 > 全国政协委员提议制定高校人工智能工具使用规范指南

全国政协委员提议制定高校人工智能工具使用规范指南

时间:2025-03-09 13:30

小编:小世评选

近日,在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校长汪小帆提出了一项针对高校人工智能(AI)工具使用规范的建议。这一提议旨在明确高校师生在教学与研究过程中合理使用人工智能工具的界限,从而促进学术诚信和教学创新的有机结合。

汪小帆校长指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师生在教学和科研中使用AI工具。这虽然提高了工作效率,但也引发了一系列学术不端和伦理问题。例如,部分学生在撰写论文时,可能借助AI工具生成文本、分析数据,抑或使用AI进行语言,这些行为会对学术诚信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建立一套全面且系统的AI工具使用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他建议在这一规范中,制定分册式指南,包括学生手册和教师手册。学生手册应当聚焦学术诚信,帮助学生理解使用AI工具可能造成的影响,以及如何在保持诚信的前提下有效利用AI技术。教师手册则应该侧重教学创新,鼓励教师利用AI工具辅助教学设计,提升课堂效果。

汪小帆还提到,应当同步开发案例教材,将AI伦理纳入学术诚信的必修课程。通过在课堂中讨论AI工具使用的界限和伦理考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这个过程中,收集使用反馈并及时更新教材,将可确保规范内容与实际教学需求保持一致。

汪小帆的提议并不是孤立无援,近年来,已经有一些高校意识到AI工具使用的潜在问题,并开始主动采取措施。例如,复旦大学针对AI工具的使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规定,明确禁止在研究方案设计、创新性方法设计等多个环节使用AI工具。他们还禁止生成或改变本科毕业论文中的原始数据、实验结果图片与图像,限制在毕业论文的正文文本中直接应用AI工具生成的内容。

这些措施的实施,旨在从根本上杜绝学术不端现象,维护学术研究的严谨性和可靠性。而全国政协委员汪小帆的提议,则意在更进一步,通过规范化、系统化地引导高校师生使用人工智能工具,构建一个更加良好的学术环境。

虽然AI技术在辅助教学和科研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但其本质上仍是工具,使用者应当对其有清晰的认识。高校应利用这一机遇,将AI技术的应用引入教学体系中,但同时应更加重视学术诚信的培养。AI工具的使用不应代替师生的思考与创作,而是应作为提升质量、加强效率的辅助手段。因此,建立相应的规范,将帮助师生更好地利用这些工具,同时维护学术环境的严肃性。

全国政协委员汪小帆关于高校人工智能工具使用规范的提议,不仅仅是对新兴技术的一种关注,也是对学术诚信、教育质量及伦理责任的深刻反思。面对未来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应用,教育界必须积极拥抱但同时也要主动制定相应的使用规范,以确保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与效率的同时,始终保持对学术道德的坚守。希望这一提议能够引起各高校的重视,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为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精品推荐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