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芯片战争研讨会聚焦出口管制与AI竞争
时间:2025-03-09 06:40
小编:小世评选
3月7日,美国特别竞争研究项目(SCSP)召开了一场名为“芯片战争现状:中国的雄心与美国的战略”的高层研讨会,吸引了多位与会专家的关注和参与。前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局长Alan Estevez、特朗普时期的BIS局长Nazak Nikakhtar、《芯片战争》作者Chris Miller以及荣鼎集团的企业咨询业务总监Reva Goujon等嘉宾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了当下美中之间的芯片出口管制政策及其所引发的AI技术竞争。
在研讨会开始时,主持人《纽约时报》的记者Ana Swanson率先阐述了拜登近期推出的AI扩散规则,强调了这些措施对全球AI芯片流动的影响。随即提到中国发布的DeepSeek AI大模型被观点认为是其AI领域的“人造卫星”式突破,Alan Estevez对此评论道,尽管中国在特定领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AI芯片的出口管制依然扮演着关键角色。
Estevez指出,尽管DeepSeek的工程师们取得了重大创新,但其快速发展的背后也隐藏着算力不足的问题。他提到,DeepSeek的CEO在采访中表示“我没有足够的计算能力来支持我想做的事情。”这显示出China在寻求AI突破的过程中面临着外部技术限制的明显痕迹。尽管DeepSeek用H800芯片进行开发,但这些芯片的出口已被禁,这表明出口管制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国公司在高端芯片领域的成长。
对于出口管制的有效性,Nazak Nikakhtar认为,尽管这些措施有其作用,但美国的策略显得有些狭隘。他指出,中国在半导体行业的发展速度是不可小觑的,DeepSeek的成功表明,中国在技术追赶方面已经走在前列。Nikakhtar强调,单靠现有的出口管制措施难以阻止中国的发展,反而需要重新审视如何通过“芯片外交”来建立更有效的合作机制。
会谈中,Reva Goujon提到,美国在全球旗下的AI芯片资源中扮演了监管者的角色,而中国在AI芯片的市场布局还十分滞后。这种情况下,双方的竞争主要集中在技术和市场的控制上。Chris Miller则观察到,不同国家对于先进AI系统的渴望,尤其是阿联酋等中东国家,可能在未来激化AI技术的敌对态势。
在对芯片出口固有管制问题的讨论中,Alan Estevez呼吁应加强资源的配置,提高执法效能,尤其是在涉及供应链的可追溯性上。Nikakhtar提出小型科技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生存困境,尤其是在中美贸易摩擦愈演愈烈的环境下,美国的市场规则可能会对小型企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随着讨论深入,与会者分享了关于如何实现有效的出口管制的新思路。Nikakhtar提出应当利用盟友的影响力,通过建立多个国家之间的贸易互信与合作来对抗技术转移。他进一步强调,安静且稳妥地推行这些政策,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中方借助外部渠道获得重要技术。
深度挖掘AI模型的核心技术能力时,Estevez提到,即便中国在提高自主生产能力方面发力,仍然存在相关技术依赖的问题。他们迫切需要从国外获得高科技零部件,尤其是在涉及如光刻机等重要生产设备时。Goujon补充指出,美国的半导体技术控制可能会在无形中加速中国半导体技术在本土化方面的进展。
在光刻机的讨论中,Estevez表示对未来出口的监管将更加严格,特别是推理芯片的监管也将成为重点。他指出,未来的竞争战场将不再仅仅是高端硬件,而是在大模型与算法的开发与应用层面,这将重塑全球AI竞争的格局。
,Nikakhtar对美国的单边措施表示担忧,认为这种政策可能不利于市场的长远发展。他坚信,国际贸易中的透明度与合作是解决当前困境的关键。尽管在核心产品方面的输出受限,但在AI整体生态框架下,如果美国能够稳健与其他国家合作,将能构建更为强大的技术优势。
这场研讨会不仅揭示了美中之间在芯片与AI技术领域的博弈,也强调了出口管制的复杂性与应对策略的多样性。在全球技术竞争愈演愈烈的背景下,各国如何应对并调整自身战略,将将在未来决定这一行业的走向与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