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加速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发展 力争2026年规模达万亿
时间:2025-03-09 04:40
小编:小世评选
在人工智能浪潮再起的背景下,深圳市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将“人工智能+”行动写入工作报告,并推动这项工作持续向前发展。根据2025年的工作报告,深圳旨在将数字技术与本地制造优势和市场资源紧密结合,鼓励大模型的广泛应用,并重点发展新一代智能终端与智能制造装备。
2023年3月3日,深圳市接连发布了四个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26年人工智能终端产业的规模力争突破万亿元,具体目标包括培育超过8000亿元的市场规模,并在市内集聚不少于10家现象级的人工智能企业,同时生产不低于1.5亿台的智能终端产品。
作为“深圳人工智能第一股”的代表企业,云天励飞的副总裁郑文先表示,边缘AI时代已经加速到来。过去一年,他观察到大模型的能力已经开始向C端市场渗透,尤其是DeepSeek的问世,为边缘AI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拐点。边缘AI技术将人工智能直接部署在数据生成源附近的设备上,能够高效进行数据处理和推理,显著减少对云端计算的依赖。
在郑文先看来,传统的云端模型在参数量上通常超千亿,这种规模的模型在实际应用时面临着高昂的算力成本,限制了其推广的范围。而在边缘端应用企业则可以使用更小、更高效的模型来满足细分市场的需求,这不仅降低了成本,也提高了灵活性。将数据处理转移到本地,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数据隐私保护。
边缘AI的发展一度受到硬件算力的制约,以至于用户体验的提升并不明显。随着DeepSeek的推出,情况开始转变。DeepSeek以其更低成本和卓越的性能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取得关注,业内人士普遍认为,DeepSeek的成功不仅在于对OpenAI的大模型能力的再现,更在于其在模型架构、蒸馏技术和强化学习等领域的重大创新,推动了小模型的广泛应用。
DeepSeek的技术创新突出表现为其各类小尺寸蒸馏模型的开发,这些模型的参数范围从1.5B到70B,能够在保证推理能力的前提下,实现大规模推广。这一突破性进展验证了大模型在轻量化压缩处理后,依然可维持良好的性能表现,也为未来边缘AI市场的扩展奠定了基础。
高通公司也在其近期发布的白皮书中提到,DeepSeek的推出标志着AI进入推理创新的新时代,推动了高质量小模型的增长,加速了AI在边缘终端的实施。根据郑文先的观察,在2023年1月举办的CES消费电子展上,特别是在智能硬件领域,80%的产品均与AI、大模型紧密相关。这一趋势预示着,2025年将是AI智能硬件爆发的元年。
深圳在这个崭新的领域中,凭借其独特的硬件优势,正好与AI发展趋势相辅相成。郑文先强调,AI技术的突破和应用,最终要依赖于底层算力架构、算法工程和商业模式的一体化创新,而这正是深圳能够提供的系统性优势。深圳已然成为全球智能硬件的重要制造基地,拥有丰富的民营企业生态和技术创新能力。
根据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数据,2024年深圳将会有262.3万户民营企业,其中286家企业已在A股上市,总市值超过5.1万亿元。深圳还拥有886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及2.37万家高新技术企业,标志着其在中国市场中的领导地位。
深圳还是全国人工智能产业的重要聚集地,涌现出云天励飞、奥比中光、晶泰科技等多家优秀公司,显示出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胡润百富董事长胡润指出,深圳于人工智能相关企业的数量及分布上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成为人工智能密度最高的城市。
在郑文先看来,粤港澳大湾区是全球唯一一个同时拥有机电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区域,深圳作为这一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与其他城市形成良好的产业协同。他坚信,充分利用深圳的优势产业,结合大模型技术,将会催生出更多具备市场引爆力的创新产品。
云天励飞也已围绕C端市场布局,开发了针对儿童教育的AI产品,正在研发AI拍学机、智能眼镜等一系列与大模型相关的硬件设备。“深圳是一个充满可能性的地方,如果能将大模型的潜能与深圳的行业优势相结合,未来必将涌现出更多出色的科技公司。”郑文先展望未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