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代表在全国两会积极建言,推动新型工业化与人工智能发展
时间:2025-03-08 21:50
小编:小世评选
在2025年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柳州代表团积极建言献策,推动新型工业化与人工智能发展,引起了《经济日报》《中国经济时报》《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的关注。这些讨论显示出柳州在推进工业现代化与智能技术应用方面的坚定决心。
柳州作为我国南方的重要工业城市,拥有丰富的工业基础,其传统产业如汽车、钢铁、机械等在全国都占有一席之地。随着科技的进步,柳州也在不断地通过“人工智能+”战略来推动工业转型和升级。全国人大代表、柳州市市长指出,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培育新兴产业和推进“人工智能+”行动,为柳州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柳州将以“人工智能+”为核心,推动各行各业的智能化,努力建设成为制造强市。
目前,柳州已经形成了一系列智能终端及机器人产业链,拥有42家相关制造企业,年产智能服务机器人达到2万台。这为推动智能化、实现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近年来,柳州通过引进先进技术与理念,推动人工智能与传统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成为产业升级的快速通道。值得一提的是,柳州的“智改数转”成果已被工信部选为高质量发展案例,表明其在产业智能化方面的显著成效。
《中国经济时报》也关注到柳州在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的努力。代表指出,柳州正加速推进“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战略,以工业化为核心,促进整体经济的腾飞。到2027年,柳州目标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5000亿元,并争取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在这一进程中,柳州特别注重传统产业的焕新与新兴产业的壮大,通过落实相关政策,加速产业链条的完善,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在探索新兴产业方面,柳州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2023年已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超过250万辆,成为国内重要的生产基地。柳州自行打造的特色产业如“螺蛳粉”已在全国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显著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柳州也在持续推动绿色生态建设。全国人大代表在讨论中提到,柳州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努力已显现成效。过去五年,该地区的水资源管理和水质改善做出了显著成绩,强有力地支持了高质量的发展。代表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现代农业与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依托水生态环境,柳州正着力打造绿色农产品品牌,推动乡村振兴,促进经济多元发展。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方面是柳州的对外开放战略。在《香港商报》的报道中提到,通过补齐交通和物流等基础设施短板,柳州正在努力与“海”经济接轨,拓展国际市场。柳州以西部陆海新通道为契机,推动汽车、工程机械等产业国际化,加强与东南亚市场的合作,力图形成更深层次的合作网络,提升产业竞争力。
柳州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对于人工智能的应用也引起了代表的重视。代表呼吁加大国家层面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中的落地,提升整个行业的竞争力。这一建议不仅关乎柳州的产业发展,也为全国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柳州代表在全国两会上的积极发声,不仅展示了地方对新型工业化与人工智能发展的决心,也为全国的智能制造和经济转型提供了借鉴和启示。通过结合自身的优势资源与政策支持,柳州正朝着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不断前行。随着未来产业的不断发展,柳州将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