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能控股张天任提议立法管理人工智能,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时间:2025-03-07 04:40
小编:小世评选
作为中国电池行业的先锋,天能控股集团的董事长张天任在全国两会上提出了18项建议和2份议案,除了关注公司核心业务相关的电池产业的税收、回收及绿色出行等问题外,他还在农村集体经济、养老金融和知识产权等领域提供了独到的见解。其中,两份议案引起了业内外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关于低空经济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建议。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AI)已成为现代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推动了新型生产力的形成。张天任指出,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虽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同时也伴随着诸多挑战和问题。从经济层面来看,某些企业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和投资者,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秩序。而在道德与伦理方面,人工智能系统对海量数据的依赖,使得隐私泄露的风险大幅增加,算法歧视的问题也日益突出。这些问题让公平正义面临严峻挑战,社会各界对此深表关注。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张天任在其提案中明确指出,亟需完善立法并构建有效的监管机制。尽管我国已有《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但该办法针对生成式无法适用所有领域。因此,创建一部综合性的《人工智能管理法》显得尤为重要,以确保人工智能在健康的轨道上发展,为社会带来福祉。
周密的立法将不仅仅是规避风险的需要,更是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保障。张天任认为,该法律的出台将有助于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涵盖从技术研发到产品应用、数据管理、算法规范、安全保障及责任追究等多个方面,进一步明确各参与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从而填补现有法律体系中的空白。
在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方面,这部法律将通过对数据隐私保护、算法公平性和透明度的明确要求,降低因法律纠纷带来的研发阻力。企业与科研机构可在更为清晰的法律框架下投身创新,聚焦技术突破与发展,塑造积极的市场环境。同时,立法还应当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手段,吸引社会资源向人工智能领域倾斜,加速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模式的研发与推广。
张天任进一步阐述,明确的人工智能管理法将提升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通过建立健全的法律规范制度,我国不仅在国内展示治理能力,还能够吸引国际资本与人才,参与国际人工智能标准与规则的制定。这将帮助我国人工智能企业在全球市场中拓展空间,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为了将这部法律落到实处,张天任强调,立法内容应包括总则、研发管理、产品与服务管理、应用管理、责任分担与保险制度,以及保障与监督等方面。具体重点应在以下几个领域:
1. 科技伦理规范:建立人工智能科技伦理规范体系,为研发人员制定行为守则,推动人机协作的健康发展,确保人工智能向着可信、负责任的方向发展。
2. 监管体系: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或明确现有机构的职责,提升人工智能模型技术及数据源的透明度,增强用户对模型的信任。
3. 隐私保护:制定严格的数据保护与安全机制,确保数据的使用和共享遵循法律法规,强化对跨境数据传输的审查和监管,维护国家安全与公民隐私。
4. 国际协作:鉴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全球化趋势,外国企业在境内的运营也应纳入我国法律的监管范围,确保其遵守同样的法律法规,保障市场竞争的公平性。
通过以上措施,《人工智能管理法》的制定将为人工智能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同时推动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
张天任在听完工作报告后表示,报告中指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的重要性,增强了作为一家浙江制造企业的信心,未来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产生更大的机遇。
通过立法推动人工智能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不仅能够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更可以为国家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相信在政策引导与业界共同努力下,人工智能行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