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届全国人大首场发布会:娄勤俭畅谈中国经济与科技创新前景
时间:2025-03-05 15:00
小编:小世评选
2025年3月4日12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的新闻发布厅正式举行了首场新闻发布会。会议的发言人娄勤俭与来自中外的记者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回答了关于大会议程及人大工作相关的众多提问。此次发布会时长近100分钟,吸引了13位记者参与,讨论了包括科技创新、人工智能以及中国经济等一系列广泛关注的主题。
发布会亮点
在发布会上,娄勤俭阐述了中国经济的整体状况。他指出,尽管中国目前仍面临着一系列困难与挑战,但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依然稳固,具有多重优势和极强的韧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与基本趋势依然不变。这使得他对中国经济未来的前景充满信心。他提到,预计到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将首次突破130万亿元,实现5%的增长,这标志着中国式现代化向前迈出了坚定的一步。
在谈及科技创新领域时,娄勤俭高度赞扬了中国若干公司的崛起,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方面。他表示,由中青年科技工作者构成的主创团队正在积极推动中国科技事业的进步,这一进展值得国家和社会广泛认可和点赞。他指出,科技的未来将是中国经济关注的重中之重,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
法律与治理
发布会上,娄勤俭还详细介绍了全国人大常委会自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以来的工作进展。他透露,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了39件法律案,最终通过了其中的24件,包括制定6部新法律和修改14部法律,这在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服务经济发展质量、保障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等方面均有重大意义。
他特别提到,为了更好地保护个人数据的隐私与安全,中国正积极依法维护这些权益,反对将国家安全问题过于泛化,也反对将经济与科技问题政治化。同时,他披露了中国提出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旨在推动科技领域的公平发展,弥合国家间的技术鸿沟,反对将科技创新变成富国和富人的专利。这样的政策表明了中国在国际科技治理中更为开放与合作的姿态。
国际合作与债务管理
除了经济和科技,本次发布会中也强调了中国在国际关系上的立场与态度。娄勤俭指出,中国愿意与包括欧洲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一道,继续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他重申,中欧之间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和地缘政治矛盾,双方是相互成就的伙伴关系,这为两国未来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债务管理方面,娄勤俭表示,全国人大常委会将进一步加强对债务管理情况的监督,尤其是对地方隐性债务的跟踪管理。他指出,加强这一管理措施,有助于积极防范和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确保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十四届全国人大首场新闻发布会通过娄勤俭的发言,展现了中国在经济增长、科技创新及国际合作等多个领域的信心与决心。此次会议不仅积极回应了社会各界的关切,也突显了中国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上的坚定态度。通过这样的沟通,在全球化依然是时代主题的今天,中国对于国际社会依旧表现出开放和合作的姿态。
这次发布会为未来的中国经济发展以及其科技创新的步伐打下了基础,昭示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责任与担当。希望在的日子里,中国能继续发挥其经济与科技在全球的发展引领作用,以更多的实质性成果惠及国际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