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乔红:我国机器人产业迅速发展 人形机器人有望改变生活方式
时间:2025-03-05 06:30
小编:小世评选
在即将召开的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上,3月4日,首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作为率先亮相的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暨多模态AI系统实验室主任乔红在会上分享了我国机器人产业的迅猛发展及人形机器人的未来前景,吸引了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乔红表示,在过去的三年中,中国的机器人技术经历了飞跃式的发展。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工业机器人的装载量已达到全球的二分之一以上,这显现出我国在全球机器人产业中占据的举足轻重的地位。伴随工业机器人技术的极大进步,人形机器人也在迅速崛起,为未来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乔红强调了其独特的形态及多样化的自由度,使其能够与人类的工具实现直接互动,这一特点极大地扩展了机器人在各个行业的应用潜力。他认为,人形机器人不仅是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表现形式,更是通用实体人工智能系统的代表,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自主研发的Q系列人形机器人成为此次大会的亮点之一。乔红介绍,该系列机器人构建了人形机器人大工厂这一核心技术底座,通过智能算法对硬件系统的不足进行补偿,利用类脑智能、神经科学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形成了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技术壁垒。这标志着我国在机器人行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上的显著提升,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机器人产业的健康发展。
在谈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时,乔红表示,我国的机器人系统将在国家层面面对更大、更多样化的应用场景。研究数据显示,未来的机器人将不仅需要满足批量生产的需求,更应注重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通用性、智能性和安全性。这不仅是市场需求的体现,更是科技工作者和企业家共同追求的目标与挑战。如何将人工智能的通用性、自动化的稳定性与机器人的系统性充分结合,将是未来机器人技术发展的重要课题。
乔红希望国内外的科技工作者和产业界能够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人形机器人在不同领域的创新应用。他表示,人形机器人的潜力是巨大的,可以在医疗、教育、客服、家庭服务等多个领域发挥作用,甚至可能在未来引领社会生活和工作方式的重大变革。例如,在老人照护方面,人形机器人可以充当陪伴者,帮助老年人完成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同时,乔红还强调了伦理道德与法规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在推动人形机器人广泛应用的过程中,必须对其潜在的伦理问题保持警惕,保证机器人在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而不侵害人类的基本权利。这就需要立法、企业以及科学界之间密切合作,共同制定相应的监管政策和标准。
可以预见,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产业的发展,未来人形机器人将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改变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对此,乔红充满期待,并鼓励各界共同努力,在推动科技进步的同时,更好地迎接未来智能社会的到来。
在发言中,乔红提到,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不仅关乎科技创新,更关系到国家的经济转型和社会进步。他相信,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企业的努力下,我国机器人产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此次全国政协会议上,乔红的观点引发了广泛讨论,展现出我国在科技创新与应用领域的无限潜力。人形机器人将成为未来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为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与改变,值得我们共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