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轩:民营企业加速创新,外资看好中国市场潜力
时间:2025-03-04 13:10
小编:小世评选
在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前夕,田轩,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及全国人大代表,接受了上海证券报记者的专访,分享了他对当前中国经济形势、民营企业创新能力以及外资对中国市场的关注等问题的看法。田轩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金融与企业创新的交叉点,探讨如何通过金融手段来激励企业进行创新。他指出,极具颠覆性的创新,如DeepSeek和OpenAI的成功,往往无法仅依赖传统金融模式的支持。
田轩强调,极端创新需要的资本具有极大的耐心。例如,OpenAI的初期发展资金主要源于投资者的捐赠,而DeepSeek的初始资本则来自其创始人的量化交易公司。这些案例表明,创新者在早期阶段能够通过非传统的融资方式获得支持,从而推动行业突破。
他认为,中国的人工智能发展已达到了“并跑”的阶段,标志着从跟随者转变为并肩的竞争者。田轩指出,在人才和技术布局方面,中国拥有巨大优势。每年,中国约有500万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专业毕业生,为人工智能领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国内许多企业,如“杭州六小龙”和清华系科技公司已经在人工智能领域崭露头角,显示出强劲的创新能力。
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支持同样不可或缺。田轩表示,随着相关政策的加强,中国的人工智能领域未来几年可能会实现更多的重大突破。他同时提到,民营企业在经济中的重要性不容小觑,近年来它们在税收、GDP、创新及就业吸纳等多个领域都作出了显著贡献。民营企业正逐渐成为推动经济转型的主要引擎。
田轩举了一些近年来的成功案例,如DeepSeek、宇树机器人及动画电影《哪吒2》等,他强调这些现象级产品的背后多是民营企业的创新推动。他同时指出,尽管民营企业在许多方面表现出色,但它们仍面临融资、市场准入及政策实施等障碍。因此,鼓励和保护创新创业,以及促进民营企业家的精神至关重要。
在全国两会期间,田轩计划提交一份关于个人破产法的立法建议,特别是针对商事主体个体,如个人工商户和合伙企业等。田轩认为,很多成功的创业者往往经历了多次创业才能获得成功,而目前缺乏适用于这些创业者的个人破产法律,可能导致他们因经营失败面临的无限连带责任而陷入经济困境。他呼吁建立个人破产制度,为那些诚实而面临失败的创业者提供一次经济重生的机会,进而激励他们再次追求创新。
田轩坚信,民营企业未来大有可为,但也必须在内部管理上精益求精。一方面,要加强技术创新,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应优化管理结构,提高运营效率,并始终保持法律意识,遵循商业运作规则,以促进合法经营与可持续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外资对中国市场的信心日渐增强,纷纷增配中国资产。田轩对此表示,这一趋势反映了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乐观预期。他认为,过去几年中国经济复苏迅速,部分领域的表现超出预期,为中国资产的增值提供了有力支撑。中国持续实施积极的经济政策,通过降息、增发债券等措施,刺激经济活力,预计未来几年,财政支出还将持续加强,为经济稳定与结构优化提供动力。
同时,中国正不断开放市场,优化外资环境,通过简化外资准入程序吸引国际投资者,这进一步增强了外资在中国的投资信心。田轩补充道,从国际资产配置的趋势来看,中国资产依然处于估值洼地,未来在消费、电力及能源等领域将存在结构性投资机会,为全球投资者分散环境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
田轩的建议还包括提升侨务引资引智力度,呼吁要加强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制度,方便外资进入中国市场。他乐观预计,随着政策不断完善,外资对中国市场的配置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这不仅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也将进一步推动国内民营企业的创新能力与市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