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for Life Science研讨会在四川召开 促进人工智能与生命科学深度融合
时间:2025-03-03 04:00
小编:小世评选
四川在线讯(记者 肖莹佩)当今时代,人工智能(AI)技术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逐渐深入,特别是在生命科学领域,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潜力与机遇。为推动这一领域的深度融合,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近日,由北京大学成都前沿交叉生物技术研究院、电子科技大学基础与前沿研究院以及四川省人工智能学院联合主办的“AI for Life Science研讨会”成功举办,来自全国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和业界代表齐聚蓉城,围绕人工智能与生命科学的前沿话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和探讨。
在研讨会的开幕式上,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罗光春指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AI for Life Science”作为一种创新的科研范式,正在为与人民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科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机遇。他提到,AI的应用将为生命科学研究带来巨大的变革,促使我们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稳。电子科技大学校长胡俊进一步展示了学校在信息技术、智能医疗以及生命健康领域的研究成果,他强调,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我们的生活、教育和科研方法,他呼吁正在进行科研的年轻学者们,要积极拥抱AI技术,以在未来的科技革命中占据一席之地。
本次研讨会设有12场邀请报告和10场交流报告,内容涵盖生命科学模型开发、AI在各领域的应用等多方面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国际机器学习中心主任鄂维南在会上强调,AI在科学研究中主要承担两项重要任务:一是降低科学创新的成本,提高研究的效率;二是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推动设计和产品线的创新。他的发言引发与会者对AI如何在实际研究中应用的深入思考。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成都研究院理事长汤超在发言中提到,AI for Life Science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整合多层次、多模态数据、应对生命系统的动态变化以及数据不足等问题。他表示,北京大学成都研究院正与成都高新区共同建设“AI+生命科学大设施”,以细胞水平的研究为起点,旨在系统解析“生命语言逻辑”,并构建一个覆盖生命全尺度的多模态科学基础设施及生物医药领域的大模型。这一举措,预计将为生命科学的突破性研究和生物医药企业的创新提供新契机。
中国移动集团首席科学家冯俊兰则指出,实现“AI for Science”目标,需要跨学科的团队密切合作,并建立新的合作模式,以最大化现有技术在科学研究中的效用。他强调,只有通过各学科力量的协同合作,才能充分发挥AI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的潜能。
在随后的圆桌论坛环节,与会专家围绕“AI for Life Science中的当为与勿为”进行了深入的对话,并现场解答年轻学生对研究方向选择、职业前景等现实问题的关注。论坛中,专家们一致认为,AI技术的应用需要跨学科知识的整合,不仅要关注技术本身,还需考虑其在实践中的适用性与可行性。
值得一提的是,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四川省重点发展和布局的产业方向,而医药健康则是四川省六大优势产业之一。如何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与生命科学的深度融合,成为了与会者共同讨论的重要议题。来自北京大学成都研究院和电子科技大学的专家们表示,双方将在“AI for Life Science”领域发挥各自优势,未来将共同培养专业的创新人才,以此为抓手,促进“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产业转化”的全链条创新布局。这样不仅能推动四川省生物医药产业的升级,还将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以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四川在人工智能与生命科学交叉领域的探索迈出了重要一步,也为未来的研究与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展望未来,期待在AI技术的推动下,生命科学领域能涌现出更多的创新成果,为人类健康与生命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