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以人工智能赋能财经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新模式
时间:2025-03-02 02:20
小编:小世评选
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愈加迫切。在这一背景下,教育行业也在不断自我变革,以适应新技术对传统职业的冲击。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在这一进程中走在前列,积极探索融合人工智能与财经教育的新模式,为未来的财经人才培养注入了新的活力。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一直秉承“学验并重”的办学特色,该校通过开设智能财务与会计大数据现代产业学院,以AI+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旨在更好地回应数字经济时代对“财经+科技”的交叉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学院在与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多个行业领军企业的合作中,建立了“人工智能审计”微专业,探索数智与财经领域结合的人才培养新路径。
这一微专业的课程设置非常前沿,围绕“人工智能在审计中的应用”“商业模式变革与审计实务”“审计行业前沿动态”等四大模块展开,开设面向在校的二、三年级学生,共计12个学分。课程不仅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培养,还特别强调跨界思维、市场洞察力与人机协作能力的提升,通过多样的学习形式,确保学生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具备更强的综合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学院采用了“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策略。通过邀请行业顶尖的会计事务所的合伙人及数智行业的高管专家担任授课老师,提升课程的实用性与前瞻性。学院还组织学生深入企业,开展“移动课堂”的沉浸式教学。这种方法不仅加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帮助他们将所学与实际行业需求有效对接。
2024年,为了深化教学改革,学院与一批重点行业企业合作举办了多场“智能化审计技术训练营”,吸引了超过500名师生参与。训练营课程的设计以财会审计领域的典型数字化工作场景为基础,引入了企业真实的数据与模仿环境,学员在实操中使用华为的WeAutomate数字机器人和立信自主研发的“小杏仁”审计大模型工具,学习如何将数字技术与传统财会审计知识相结合,全面提升年轻学子在这方面的实践能力。
在实验教学方面,学院始终坚持“实务系统教学化”的原则,积极引进行业企业的真实数据与,与相关企业共同研发个性化的实验教学系统。例如,学校与翰智数科合作研发的“财务数字机器人实验系统”应用于相关课程,为每学年约600名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实验环境及教学体验。而与金蝶国际联合研发的“立信财务云仿真实训系统”则大大改善了学生在会计实验课程中的体验,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ERP系统环境中进行一体化的财务模拟实验。
学院的这些创新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由学生们创作的“问心”与“妙镜”项目分别为团队赢得了上海市赛金奖与全国赛铜奖。前者通过构建审计领域的知识图谱,实现了对传统审计方式的根本性革新;后者则利用生成式AI技术,为虚拟美妆领域的图像分析作出了突破,体现了独特的“中式审美”。这正是学校结合“AI+”技术与财经教育的成功实践。
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学校不仅提供实践,更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实务能力与创新意识。在采访中,参与相关课程的学生表示,实践课程与校企合作项目极大丰富了他们的学习体验,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定位自身在未来职场的方向。
整体而言,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通过深入互动和协作,成功将人工智能与财经教育相结合,探索出一条全新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之路。这不仅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良好土壤,也为未来的财经教育树立了新的标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立信学院将继续以创新为驱动,培养出更多符合时代需求的高素质财经人才,为行业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