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 4.5发布引发质疑:AI叙事崩塌,美股科技股重挫
时间:2025-03-01 19:30
小编:小世评选
近日,OpenAI推出的ChatGPT 4.5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与质疑。自其发布以来,许多观察者开始对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产生疑虑。作为科技行业的瞩目焦点,这一新模型并未带来预期中的突破,反而似乎宣告了“算力堆叠”时代的结束。美股科技股因此遭受重挫,显现出市场对AI行业未来的深刻担忧。
在ChatGPT 4.5的发布会上,OpenAI对其新模型进行了极高的期待。公司声称,该模型是目前为止“最大、知识最丰富的聊天模型”,并在发布时提到其训练所需的算力比前代模型GPT-4多数倍,意味着OpenAI在技术提升上的投入达到了新的高度。这样的投入并未在实际表现中得到应有的回报。
本次发布会的高潮是其被冠以“史上最短发布会”之称,整场仅用时13分钟,显得OpenAI在情感上已经感受到压力。新模型不仅定价高昂,达到了前期版本的30倍月租费用,同时对于算力的需求也让OpenAI不得不分阶段向用户开放。这一系列动向让外界意识到,该模型并不是简单的技术迭代,而是OpenAI面临的巨大挑战与压力的体现。
市场反应相当剧烈。26日,英伟达发布了略超预期的财报,但其股价依然跌停,这一现象让人感到震惊。投资者对ChatGPT 4.5的失望显而易见,他们对AI行业可能面临的危机感到恐慌,纷纷调整投资策略。一向被视为“AI妖股”的科技巨头们,随之遭遇股价大幅回落,短短几天内美股七巨头即可下跌近15%。
通过对ChatGPT 4.5的深入分析,发现其在逻辑推理、数学和科学等领域的表现几乎没有意味着实质性提升。与旧版GPT-4o相比,ChatGPT 4.5的学术表现仅提升约20%,而在一些关键测试中甚至表现不佳,特别是数学的准确率与编程错误率均高于两个前代型号。这让人不得不质疑,过去的算力投入是否真的能够与技术进步画上等号。
令人失望的是,更为基本的数学推理问题,ChatGPT 4.5仍频频出现错误,显示其在算法逻辑的基础训练上尚显不足。同时,尽管OpenAI声称新模型能够有效降低“AI幻觉”的发生率,但实际测试表明这一方面的改进微乎其微。甚至在涉及到当前尚未公布的诺贝尔奖得主时,该模型仍然盲目创造历史,进一步加深了外界对其可信度的怀疑。
显然,在AI发展的初期阶段,依靠单纯的硬件投入与算力堆砌来追求技术突破的理念已然开始崩盘。一些分析师和前AI研究员指出,算力的增长与AI能力的提升之间出现了断裂,传统的“Scaling Law”不再适用,AI行业面临新的挑战与转型的必要。
这种状况也显现在其他科技公司身上。知名企业如Salesforce和微软也开始重新审视其AI投资的价值,认为“资源错配”的风险已经初现。在堆砌算力的前期,许多企业不仅难以确保ROI,甚至还陷入了盈利和成长的困境。微软虽然继续对外界进行辩护,但却在实际行动中选择取消原定的计算中心租约,显示出对未来的极度谨慎。
在这一背景下,投资者开始意识到,过去的AI幻想似乎正在逐渐变得脆弱。即便一些如巴菲特这样的投资者被指责不懂但事实是,他们对市场动向的敏锐判断反而得以保全自身资金,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成为了稳健投资的代表。
面对如此严峻的局势,科技行业的未来走向依然充满不确定性。在AI需求摇摇欲坠的当下,OpenAI与其他科技巨头们如何调整策略、迎接新挑战,将决定它们能否走出目前的低谷,重拾市场的信任与热情。显然,AI叙事的崩塌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还极可能引发网民对整个行业的反思和质疑。科技股是否能从这场危机中恢复,依然取决于新的创新思路和实际能力的切实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