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时间:2025-03-01 16:00
小编:小世评选
在人工智能(AI)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教育领域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AI不仅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手段,还促使教育理念和模式进行深刻重塑。在这一过程中,既带来了许多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逐渐走进校园,课堂上的学习方式开始发生显著变化。中小学生们纷纷利用AI提问,探索知识的海洋。例如,且不说被广泛引用的DeepSeek(深度求索),还包括一款与春晚同款的人形机器人也走进了课堂,给学生们带来了惊喜。各地学校纷纷将AI融入新课程,兴起了一股“AI热潮”。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们真的能够变得更加优秀吗?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数字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曹培杰表示,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要求我们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他认为,教育将由过去的“工业化教育”转向“智慧型教育”,由此形成一种新的教育形态。这种变形将带来三大改变:一是打破传统的“一位老师、一群学生、一间教室”的模式,拓展学习的空间,使教育变得更加灵活多元;二是实现个性化学习,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按照自己的节奏掌握知识;三是革新学校的管理模式,通过精准的数据分析实现智能治理。
这一点得到了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的进一步回应。他指出,人工智能的影响不仅仅是对工具的升级,更是对教育系统底层逻辑的深刻重构。AI的应用可以让教师更精准地教学、减轻负担、同时赋能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助力他们全面发展。
在实际教学中,AI的辅助功能正在逐渐显现。例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施洪亮校长提到,学校已经借助AI共同开发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科创课程,并加强教师的AI素养,不断探索教学的新模式。同样,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张洪铭同学也分享了自己与AI智能体的互动体验,表示这些智能体极大提升了他的学习效率。
随着AI在教育领域的深入影响,重复性和规律性的工作可能会被机器所取代,这让人们开始思考:AI时代,我们应该培养怎样的人才?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认为,面对新挑战,加强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责任感、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是尤为重要的。这些是目前机器所无法具备的特质。
尽管人工智能为教育注入了巨大的潜力,但仍有一些挑战需要克服。曹培杰提到,教育理念的滞后是当前面临的一大难题。一些学校在运用AI收集数据时,误区在于将其仅仅用于提高考试效率,这殊途同归,无法真正实现因材施教。要使得AI助力教学的真正意义得以实现,必须对教育目标、教学模式乃至评价体系进行全方位的调整。
在高等教育领域,一些院校已开始未雨绸缪。东华大学在构建“计算思维与人工智能”课程的同时,努力让更多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受益于人工智能的力量。通过设置“1门通识课程+X门实践课程+Y门专业核心课程”的AI课程矩阵,使得不同专业的学生都能参与到AI的学习与实践中。
这些变化说明,AI的引入不仅仅是信息技术的革新,更是教育理念深层次变革的体现。东华大学教务处处长杨旭东强调,人工智能融入教学使各个教育要素的互动关系发生根本变化,未来的教育必须积极拥抱变革,以确保每个学生、每位教师都能够平等享受教育的资源和机会。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正推动着教育的再思考。通过积极探索AI在教育中的应用,我们不仅仅是在解决当下的教育问题,更是在为未来的教育形态铺设道路。面对机遇与挑战,我们需要保持想象力、创新能力,同时更要将教育的根本目标放在首位,以培养出适应智能时代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