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推出10亿港元人工智能研发院助力创新发展
时间:2025-02-27 17:10
小编:小世评选
近日,香港特区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立法会上公布了2025至2026年度财政预算案,在这一案中,特区将设立一个专门的人工智能研发院,以引导香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研发与产业应用,预算总额高达10亿港元。这一举措不仅旨在提升香港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地位,还意在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促进本地产业升级和经济多元化。
陈茂波表示,新成立的香港人工智能研发院将在数字政策办公室的领导下,制定明确的成立计划与发展目标。重点将转向推动人工智能的上游研究、中下游成果转化,以及开辟新的应用场景。这一研究院的设立标志着香港在应对科技革新、提升自主研发能力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香港的人工智能发展也在加速。根据新华社的报道,由香港特区重点创科项目“InnoHK创新香港研发”资助的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发中心(HKGAI)近日发布了首个AI大模型HKGAI V1,标志着香港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实质进展。这一模型的推出不仅丰富了香港的人工智能生态系统,也为本地学者和企业在AI领域的进一步探索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在全球人工智能技术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香港的“危机感”日趋强烈。2023年,香港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曾表示,香港必须直面这一技术趋势,力求在人工智能这场“长跑”中取得领先。而实际数据显示,香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潜力和发展空间也不容小觑。
近年来,香港不断加大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已建成了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同时推出了30亿港元的人工智能资助计划。这些措施为香港吸引了大量AI相关企业的入驻,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香港科学园和数码港已经聚集了800多家人工智能企业。根据预测,未来一年将有超过100家新企业选择在香港落户,进一步推动本地AI产业的蓬勃发展。
不过,尽管香港的人工智能“底子”在学术研究上具有明显优势,但在应用人才和产业链的协同运作上仍然存在明显短板。尽管香港在学术创新上表现优异,但从基础研究到实际应用之间的转化过程中却面临着许多障碍。这一点在Tortoise发布的《全球人工智能指数》中体现得尤为明显,香港在62个国家和地区中的排名仅为第32位,显示出在全球竞争中仍有较大的拓展空间。
作为应对,业界人士认为香港应继续发挥金融、医疗服务等优势产业的潜力。如果能够在这些行业中积极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势必能够推动其进一步发展,提升整体竞争力。
香港的努力并非孤立地进行,其他城市和地区也在密切关注人工智能的发展。例如重庆市近期成立了具身智能机器人科技产业专家委员会,计划通过产学研的协同创新推动智能机器人产业的深化与高端化。而在全国范围内,多个城市正在通过科技创新来促进经济增长及产业优化。
香港通过10亿港元的人工智能研发院设立,将为本地科技创新注入新的活力,推动产业转型与升级。同时,面临持续的国际竞争与内外部压力,香港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吸引优秀人才,优化产业结构,以确保在人工智能这一全球技术革命中不落人后。未来,香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进展值得期待,或将为全球科技创新贡献更多的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