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富联2024年营收创新高 AI算力需求推动增长
时间:2025-02-27 11:00
小编:小世评选
文/杨剑勇
2024年,工业富联(Industrial Fulian)迎来了历史性的营收高峰,全年营收达到6091.35亿元,同比增长27.88%;净利润也实现232.16亿元,同比增长10.34%。这一亮眼的业绩背后,主要得益于全球对人工智能(AI)算力基础设施需求的迅速增长,标志着AI技术正在加速步入规模化应用的新阶段。凭借着在AI全产业链的垂直整合和智能制造等方面的优势,工业富联的主营业务得到了显著提升。
从细分市场来看,工业富联的云计算业务表现尤为突出,相较于去年同期,其增幅超过50%。尤其是在云计算板块的营收占整体营收中,首次突破了五成的阈值。这一转变表明,企业对于AI技术的依赖及需求的加深,为云计算业务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更为显著的是,AI服务器的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超过150%,其在整体服务器营业收入中的比例也从原来的三成提升至四成以上。
在当前的AI浪潮中,大型生成模型(如GPT-4等)对算力的需求变得愈发迫切。能够从这些大模型服务中获得利润的主要是英伟达和工业富联等算力提供商,这使得他们在市场中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诸如OpenAI等大模型运营公司在面临高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成本时,难以实现盈利。
事实上,训练大型模型需要构建强大的AI基础设施,或者通过主要的云服务商如亚马逊、微软和阿里巴巴等进行算力服务的采购。无论是选择自主搭建基础设施,还是依赖云服务商,都会成为一笔巨额支出。对于许多大模型公司而言,这种高昂的运营成本使得他们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受限,反观算力供应商则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了丰厚的收益,被认为是“卖铲人”。
全球范围内,科技巨头们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也是不容小觑的。仅谷歌、Meta(脸书母公司)、微软和亚马逊这四大公司在AI领域的投入预计就将超过2000亿美元。国内阿里巴巴也计划在未来三年内投入超过3800亿元,用于云计算和AI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些投资不仅仅是资金的流动,更是对未来AI生态的战略布局。
根据国际数据公司的(IDC)统计,2024年上半年,全球各组织在人工智能计算和存储硬件基础设施上的支出同比增长高达97%,达到了474亿美元。这一数据彰显了AI基础设施市场正迅速进入快速发展期,预计到2028年,市场支出将达到2230亿美元,主要来源于AI服务器的投资,其中部署在云环境中的服务器将占据82%的市场份额。
云服务商推动大模型的应用落地,将直接促进全球对AI服务器的巨大需求,从而有效支持了工业富联的业绩增长。在2024年,来自云服务商的服务器营收同比增长超过80%,并且在整体服务器营收中的占比已达到过半的水平。这一趋势表明,市场对训练和推理服务器的强烈需求为工业富联的营业收入、利润率以及整体盈利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在生成式AI的时代,各类大模型产品如火如荼,我国已备案的大模型数量已超过200个。特别是DeepSeek的推出,标志着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加速落地,覆盖了多个行业,进一步推动算力需求持续增长。在AI技术渗透率逐步提升的背景下,各厂商在资本支出上不断扩展,以满足AI训练和推理服务器日益增长的需求。
面对未来,工业富联表示将持续进行前瞻性的资源布局,优化研发及产能结构,借助精准布局及高效执行力,维持龙头地位并实现可持续发展。随着AI算力需求的日益旺盛,工业富联将继续从中受益,推动自身业绩向更高水平迈进。
生成式AI的崛起为业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各行各业积极与大模型技术结合,以实现相互融合与协同创新。随着AI市场的不断扩张,IDC预测到2028年,全球AI市场将有望达到6320亿美元。这一切表明,AI行业正在迎来一个崭新的增长时代,工业富联作为其中的重要参与者,将成为这一激动人心旅程的受益者。
杨剑勇,福布斯中国撰稿人,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机构立场,致力于深度解读物联网、云服务、人工智能和智能家居等前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