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推动养老服务升级:人大代表提三大科技应对老龄化挑战
时间:2025-02-25 16:40
小编:小世评选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养老服务的改革与发展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2024年,深圳市决定加快健全养老服务网络,旨在为市民提供更便利、普惠、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深圳作为全国最年轻的超大城市,截至2023年底,60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已突破100万,预计到2035年,这一数字将接近300万。面对如此巨大的老龄人口基数,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推动养老服务的升级,是社会各界亟需探索的课题。
在近日召开的深圳市七届人大六次会议上,人大代表、新现代社会服务集团董事长梁燕英作为养老服务领域的资深工作者,分享了她对养老服务改革的思考和建议。她认为,深圳可以通过“数智科技+人文关怀”的双轮驱动模式,来应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挑战。她提出了三大建议,以促进科技在养老服务中的有效应用。
梁燕英强调,构建标准化的技术生态至关重要。她指出,当前市场上许多针对老年人的产品,其设计并未充分考虑到老年用户的实际需求,适老性亟待提升。深圳应当大力推进适老化技术的研发,设立“银发用户体验实验室”,以联合本土科技企业进行产品改进。通过研发语音交互、一键式操作等便捷功能,使老年用户在使用科技产品时感受到更多的友好与便利,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拥抱人工智能(AI)科技工具是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重要方向。梁燕英指出,现今的人工智能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其在数据处理、预警等领域展现出的优势,可以与人力资源形成互补。养老服务工作者可以专注于情感交流、个性化服务和应急处理等方面,而人工智能则可以承担起基础的数据分析、健康监测等任务。通过合理分工,不仅提高了服务效率,还能够使老年人享受到更高质量的个性化服务。推动人工智能在养老领域的新应用场景也是不可或缺的,例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为老年人提供虚拟社交体验,以及利用智能机器人进行陪伴和生活照料等,这些创新性的服务将有效缓解老年人的孤独感,提升他们的生活幸福感。
,梁燕英还提出了完善政策保障体系,以激发市场活力。她认为,要明确数据安全与责任规范,建议深圳市重点研究智慧养老数据管理的立法,界定设备供应商、运营方、服务提供者之间的责任边界,并建立隐私泄露的应急机制。这些措施不仅可以保护老年人的信息安全,也能促进养老服务市场的健康发展,从而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到该领域,形成良性循环。
未来,梁燕英展望,深圳市将努力构建一个“有温度、有效率、有保障”的养老生态系统,让每位老年人都能享受到真正的“深圳服务”和“深圳温度”。在这个体系下,老年人不仅能得到物质上的照顾,更能在精神文化层面感受到关爱与温暖,真正实现“老有所养”的民生幸福标杆。
应对老龄化挑战,科技力量的引入必将成为深圳养老服务改革的重要推手。通过升级产品设计、借助人工智能、完善政策保障,深圳有望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建立起一个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高效、便捷、关爱的养老服务体系,真正让每位老年人安享晚年,感受到城市的关怀与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