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政协会议聚焦人工智能发展,呼吁推动边缘AI与硬件深度融合
时间:2025-02-25 12:10
小编:小世评选
在深圳市政协七届五次会议举行的首场委员通道活动上,围绕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市政协委员们汇聚一堂,积极探讨了推动边缘AI与硬件深度融合的重要性。会议中,深圳云天励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CEO陈宁对大模型的应用和发展提出了独特见解,认为大模型是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关键,但当前其主要集中在云端,而未能在城市管理和民生领域深入应用。
陈宁指出,虽然大模型具备强大的算法能力,依然需要一个闭环体系,包括“应用产生数据、数据训练算法、算法定义芯片以及芯片为应用赋能”。因此,推动大模型与各行各业的结合将是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方向。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大模型的应用仍局限于云计算环境中,而普通用户通常只能通过传统设备进行交互,这种现状已严重制约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更广泛场景的运用。
陈宁呼吁提升“边缘AI”的发展。所谓边缘是一种能够在靠近数据源的地方进行处理和决策的人工智能技术。这一技术能够更迅速地响应用户需求,具备更高的成本效益,并且在数据安全性上也有显著优势。因此,边缘AI被视为推动大模型深入各行各业的关键技术保障。为了加快这一进程,陈宁建议深圳可以成立专门的边缘AI芯片实验室,整合产学研资源,专注于边缘AI芯片和大模型优化算法的研究,并探索政策支持,以鼓励企业在这一领域取得突破。
在此基础上,深圳还应该推动大模型与智能硬件的深度融合,力图将城市打造成“大模型+可穿戴硬件”的示范区。作为全球智能硬件研发和制造的重要基地,深圳拥有成熟的产业链。委员们建议,利用这一优势,优先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内进行深度合作,促使硬件制造商与人工智能企业共同研发适用于日常生活的智能硬件产品,以丰富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
除了对边缘AI的发展提出构想,市政协委员、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的执行院长龙武剑也发表了对中小企业技术推广的看法。他指出,现阶段中小企业在应用创新技术方面存在“我不敢用”和“我不愿用”的情形,这种现象已严重制约了它们的技术实验和可持续发展。他建议,从政策法规方面加大对创新技术应用场景推广的支持力度,通过科学规划,发布多领域的场景需求,积极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技术的应用和创新,进一步完善、企业与科研机构共同构建的创新技术应用生态系统。
来自汉高集团(深圳)的总裁吕海阳表示,随着全球市场竞争的激烈,中小企业的人工智能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亟需借助人工智能加快新生产力的培育。吕海阳指出,目前在数据流通规则和供需对接机制方面,深圳仍存在诸多短板,尤其是在数据标注服务领域,缺乏具备实力的数据标注机构。他建议推动数据市场的发展,建设有效的数据流通规则和供需对接机制,为深圳的AI企业提供数据采集、清洗与标注的成本补贴,尽量降低数据准备成本,提高数据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深圳市电子学会执行会长夏俊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强调应强化数字化普惠性政策支持,助力中小微企业的数字转型升级,参照其他地方的成功经验,构建以人工智能为支撑的产业发展基础。同时,他呼吁加强产学研的合作,促进技术的转化与应用,推动科技成果向市场的对接,切实帮助中小微企业降低技术获取的门槛和成本。
此次深圳政协会议上,委员们就人工智能的发展及边缘AI与硬件的深度融合展开了广泛讨论,充分展现了对推动城市智能化、高素质发展的高度关注与责任感。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深圳在未来的人工智能发展道路上将涌现更多机遇,助力城市的创新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