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设立百亿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基金 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5-02-25 01:00
小编:小世评选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深圳近日宣布将设立一项高达100亿元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基金,以进一步推动这一领域的高质量发展。这项新的基金旨在通过聚焦人工智能软件、硬件以及具身智能等多个方向,投资一批具有高成长潜力的企业,助力解决当前融资难题。
近年来,深圳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杭州六小龙”火热之后,深圳的机器人产业“八大金刚”也开始崭露头角,成为行业内青睐的焦点。这一背景促使地方加速资金投入,以建立更为完善的产业生态系统。
根据2月23日的新闻发布会,深圳市表示将在其“打造最好科技创新生态和人才发展环境”活动中,设立的这项100亿元基金,将不仅专注于资金的投入,还将从人才政策角度出发,通过提供各类支持,例如安居以及创业指导等,积极解决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和创业难题。根据规划,该基金将100%投资于人工智能和具身机器人产业,存续期不超过12年。
在具体的实施方面,深圳市人工智能和具身机器人产业基金已在去年11月公开遴选基金管理机构,反映出对这一新兴产业的高度重视。从已披露的数据来看,深圳正依靠其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和高科技企业,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关注。在全国范围内,深圳在机器人领域内融资事件的频率已经名列前茅。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机器人行业的多起过亿融资事件主要集中在几个城市,包括北京(13起)、深圳(11起)、江苏(10起)、上海(8起)、和浙江(8起)。这一现象反映出在市场渴望和政策的推动下,相关企业的融资需求正日益增长。
政策层面,深圳将人工智能和智能机器人作为“20+8”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部分,强调从顶层设计角度推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在过去的一年里,深圳聚集了260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其中包括6家独角兽企业和34家上市公司,显现出这个城市在推进科技创新方面的巨大潜力。
2023年,深圳的机器人产业链总产值达到1797亿元,较2022年的1644亿元增长了8.7%,这一增速显著高于深圳市高技术制造业的增长速度(3.3%),接近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的增速(8.8%)。这一切都为深圳构建更为圆润的科技生态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除政策外,本土企业的积极参与同样为深圳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华为作为当地一家重磅企业,在具身智能领域开展了深度布局,并与深圳市前海管理局和宝安区合作共建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华为的参与将涉及多个核心领域,包括具身智能大脑、多模态大模型等,显示出企业在推动科技前沿发展方面的决心与能力。
行业预测显示,中国的人形机器人市场在2023年的规模达约27.6亿元,并预计到2029年将增长至750亿元,具身智能已成为各地政策的重点领域。在此背景下,中国多个城市也纷纷设立对应的产业基金。除了深圳,近年来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也相继推出了类似规模的产业基金,意在加快地方产业发展。例如,北京已经落地了一只百亿级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并投资了全国范围内的多个优质项目。上海也设立了人工智能生态基金,成都则通过国资管理基金启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的布局。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显示各地方对技术创新的重视,更为未来的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资金基础。
整体来看,深圳通过设立百亿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基金,积极推动产业生态的建设和人才的引入,是在全国范围内树立了良好的模范。未来,随着政策的持续深化、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深圳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有望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进而助推中国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整体竞争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