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未来三年投入3800亿建云AI基础设施 创中国民企最大投资纪录
时间:2025-02-24 20:10
小编:小世评选
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阿里巴巴集团迎来了一个重要的投资决策。阿里巴巴CEO吴泳铭于24日宣布,公司将在的三年内投入超过3800亿元人民币,用于云计算及人工智能(AI)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一举动不仅标志着阿里巴巴在AI领域的深度布局,也创造了中国民营企业在这一领域最大规模的投资纪录。
随着生成式AI技术的崛起,企业纷纷加速转型,云计算市场也因此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增长动力。根据Synergy Research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企业在云基础设施服务上的支出将达到3300亿美元,而这一数字较2023年将增加600亿美元,表现出22%的增长率。值得注意的是,生成式AI的快速发展为市场贡献了一半的增长。而在这股浪潮中,各家云服务提供商如华为云、腾讯云、阿里云及百度智能云均在积极响应,致力于通过低成本的AI应用来提升自家营收。
阿里巴巴作为行业早期布局生成式AI科技的企业之一,凭借其在AI领域的先发优势,阿里云的业务也已重回双位数增长。根据阿里最新财报数据,在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2025财年第三季度,阿里云创利317.42亿元,同比增长13%。更为引人注目的是,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六个季度实现了三位数的同比增长,显示出市场对AI解决方案的强烈需求。
阿里云的加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共云业务的强劲表现,尤其是在AI领域产品的广泛采用。据统计,截至2025年1月31日,基于Qwen模型家族在开源Hugging Face上开发的衍生模型数量已超过90,000个,使阿里云成为全球最大AI模型家族的建设者之一。
国际机构的评估也证实了阿里云在AI能力和大模型产品方面的全球竞争力,稳居国内第一,其通义模型的开源方案成为无数企业及开发者首选,助推了国产大模型的发展。阿里巴巴不仅看重技术的持续发展,还积极推进多模态AI技术,从而建立起一个丰富的生态系统。
在未来的三年内,阿里巴巴将加大对AI基础模型的研发投资,以确保技术的先进性和行业的领导地位。吴泳铭表示,AI的爆发和需求远超预期,整个国内科技产业正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这些投资将专注于底层硬件、计算、存储、网络、数据库以及大数据技术,与AI场景紧密结合,重构整个基础设施。
李克强总理曾指出,需要在数字经济方面加大投入,这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而阿里巴巴的这一投资策略可以视为响应国家政策号召的一部分。生成式AI技术正在推动着行业变革,全球对AI技术的需求愈加旺盛,未来八年据IDC预计支出将超过2000亿美元,为与会的云计算公司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在阿里巴巴的强大推动下,云计算和AI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将迎来质的飞跃,促进各行业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随着大模型技术的不断突破,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通过AI实现数字化转型,这不仅为企业开拓了新的业务模式,也为消费者带来了更为丰富的产品和服务。
随着阿里云在云计算和AI基础设施的大力投资,行业的发展将迎来新的拐点。企业将借助新兴技术实现转型,推动整个产业的升级与创新。阿里巴巴的投资策略将为未来的市场格局奠定基础,构建出一个更加智能、更加高效的产业生态系统,赋能各行各业的长远发展。
作为一名撰稿人,我认为,阿里巴巴的此次大量投资不仅仅是一个商业行为,更是为中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占据关键地位提供了重要支持。我们期待看到新一代云计算和AI技术在未来的实际应用中所带来的变革与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