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安卓手游下载、分享游戏攻略、电脑硬件资讯、数码科技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硬件资讯 > Rabbit发布“通用Android智能体”,企图重建信任寻求转机

Rabbit发布“通用Android智能体”,企图重建信任寻求转机

时间:2025-02-24 01:00

小编:小世评选

在AI硬件领域,变化的速度常常让人感到措手不及。近期,Ai Pin的制造商Humane以1.16亿美元被惠普收购,这一价格仅为其估值高峰的十分之一,这一事件给原本就萧条的人工智能硬件市场投下一道阴影。作为去年CES展会上备受瞩目的AI硬件产品,Rabbit R1同样受到关注,兔子公司为避免重蹈覆辙,决心展开自救之旅。

在Humane被收购的次日,Rabbit通过一篇博文发布了他们的新产品:“通用Android智能体”。值得注意的是,Rabbit并未选择其自家硬件Rabbit R1作为展示,而是利用用户更为熟悉的笔记本电脑,展示如何通过提示框输入指令,进而在Android平板上执行操作。这种新颖的展示方式,告诉我们Rabbit在探索AI智能体的同时,依然关注用户体验。

演示中,Rabbit的智能体展现了强大的功能,能够自动查找YouTube视频,获取鸡尾酒食谱,还能将所需食材加入到Google Keep的购物清单中。同时,它甚至能够自主下载游戏2048并进行学习。这一系列操作显示了Rabbit智能体的强大能力,尤其是在实时信息处理与自动化操作方面。

在博文中,Rabbit明确指出这些实例只是“通用Android智能体”的核心动作循环,承诺将很快推出更多关于跨多代理系统的信息。这款智能体虽在功能上与AI独角兽Anthropic早先推出的“Computer Use”没有本质区别,都通过视觉模型解析操作界面,但Rabbit仍以其跨能力为亮点,试图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跨的概念是个好点子,而在过去一段时间,许多手机厂商均在积极建设跨屏生态系统。简单的跨并不足以赢得消费者的青睐,潜在用户的认同还需该技术在成熟的上得到验证。当前的智能体通常仍处于早期阶段,Rabbit试图通过跨智能体走一条捷径,这种做法固然有冒险成分。

Rabbit之所以选择追求跨的智能体,源于其采用的大型行动模型(Large Action Model,简称LAM)路线。不同于传统的大语言模型(LLM)局限于文本学习,LAM专注于应用交互界面的学习。在当前,虽LLM在生成文本和问题回答上表现卓越,但缺乏执行后续操作的能力,而LAM则弥补了这一空缺,让AI能够模拟各种应用和人类行为,与用户产生更深层次的互动。

Rabbit的创始人吕骋表示,LAM的核心在于重塑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交互逻辑。现今,开发者往往关注于在其APP中锁定用户时间,而不是更高效地满足用户的任务需求。与此相对,LAM希望让技术帮助用户更轻松地达成目标,Rabbit OS理应以此为基础,以更智能的方式理解用户需求,自动选择合适的应用与执行操作。

尽管Rabbit曾计划将硬件Rabbit R1和承载LAM的Rabbit OS同步推出,但因性能、续航等问题,Rabbit R1并未获得用户的好评,而Rabbit OS的定位更是遭到质疑,有消费者爆出其实是套壳的Android系统,与LAM并无关联。这些因素令Rabbit面临巨大的销售压力,公司的资金链条岌岌可危,作为早期初创企业的Rabbit难以承受如此重负。

Rabbit推出的“通用Android智能体”可以看作是一次重建信任的尝试,希望借此机会说明其LAM路线的可靠性。时机已晚,早在之前,OpenAI、苹果及其他初创公司已相继推出自己的智能体产品,Rabbit所面临的是一场红海竞争,失去了先发优势,使得其转型之路比预期更加艰难。

不幸的是,Rabbit这家初创企业从硬件起家,现在却尝试转型为软件服务的模式,这样的逆转并非良好征兆。Humane的收购与转型前景相似,最终努力打造AI操作系统CosmOS却未能如愿。这一切都让人不禁担忧,Rabbit的未来是否会走上同样的艰难之路。在竞争愈发激烈的市场环境中,Rabbit的“通用Android智能体”能否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建立起失去的信任,仍需时间的检验。

精品推荐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