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CEO回应DeepSeek R1影响:市场误解算力需求不减
时间:2025-02-23 10:10
小编:小世评选
近日,中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DeepSeek推出的开源推理模型R1在海外引发了广泛关注。这一模型的发布不仅令业界惊叹,也徘徊于投资者的心头,英伟达的市值因此遭受了重大影响,单日蒸发近6000亿美元。在此背景下,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对此事做出了回应,并表达了市场对算力需求的误解。
在今年1月,从DeepSeek发布R1模型开始,英伟达的股价就遭遇了猛烈抛售。由于R1模型的推出使得不少投资者认为,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意味着对高端芯片的需求可能下降,这直接导致了英伟达股价的一轮大跌。美东时间1月27日,英伟达的股价下滑了17%,市值短时间内蒸发了6000亿美元,许多分析师开始担忧英伟达将失去其市场竞争力。
最近黄仁勋在一场线上活动中表示,市场对DeepSeek模型的反应显然是过于悲观的。他指出,虽然DeepSeek R1在构建和训练方面使用了成本低廉的芯片,给投资者带来了算力需求可能下降的印象,但这种看法是错误的。黄仁勋表示,DeepSeek所展现的只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种新生机,而非算力需求的退潮。他强调,人工智能模型的持续发展仍然需要依赖强大的计算能力,而这种计算能力恰好是英伟达所专注的领域。
“许多人误解了DeepSeek的进步,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意味着我们不再需要强大的计算能力,”黄仁勋在采访中言辞坚定。他指出,虽然预训练在人工智能模型中仍然重要,但他认为“后训练”阶段才是人工智能实现智能化和学习的关键。这也就是说,尽管DeepSeek R1的成本优势可能使部分企业在短期内对高端芯片需求的关注减弱,但长远来看,真正的智能能力仍然依赖于高计算力的支持。
黄仁勋进一步强调,推理过程——即模型在接受提问后迅速给出答案的能力——依然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他表示,随着科技的进步,推理的复杂性也在不断增加,这要求行业在未来构建更强大、更高效的计算,以满足更加复杂的模型需求。
黄仁勋对DeepSeek的创新表示了赞赏。他认为,DeepSeek的出现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尤其在其开源后的整个行业受到的积极推动。他提到,全球开发者开始围绕DeepSeek的模型展开热烈讨论,这将进一步激发更多的AI创新。
摩根大通近期的研究报告则认为,DeepSeek所展现出的成本效益和创新潜力将促进对更高性能GPU的强劲需求,这意味着英伟达仍然能通过先进的AI芯片保持行业领导地位。分析师认为,尽管市场对DeepSeek的反应导致了英伟达短期内的股价波动,但长远看来,英伟达拥有充分的能力去解锁更多的应用场景,继续享受AI热带来的红利。
尽管DeepSeek R1的问世在短时间内对英伟达的市场表现造成了冲击,然而从根本上看,黄仁勋对未来算力需求的预判显得信心满满。他认为,人工智能技术仍在不断进步,未来的算力需求不会减少。对于投资者而言,理解市场趋势、以及科技行业的新动态将是评判AI芯片需求的关键,而英伟达作为行业里的佼佼者,必将在未来的竞赛中继续引领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