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2024年加速推进科技与产业创新 深化人工智能与低空经济发展
时间:2025-02-22 14:30
小编:小世评选
2月21日,在南宁市召开的2024年科技创新发展情况通报会上,相关部门透露,南宁市将在新的一年里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致力于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这一战略旨在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持。南宁市将通过“建立、强化主体、攻克技术难关、聚合人才、优化生态”等多项措施,加速推进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的壮大,全面打造面向东盟的经济盛地。
根据会议中披露的数据,2024年南宁市在研发经费的投入上将继续增长,预计总额将突破73亿元,比上年增长12.3%,标志着南宁市在科技投资上的持续领先地位。南宁市科技型企业数量在全区也保持领先,今年将新增471家自治区推荐的高新技术企业备案,使得南宁市在这方面的保有量超过15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则入库达1080家,占全区的37%。
在2025年“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际,南宁市科技系统将持续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生态体系,推动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为经济活力的注入打下坚实基础。今年尤其关键,南宁市将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应用,加大对半导体、芯片设计等关键技术领域的研发支持,推进智慧城市、安全交通、智慧农业等多维应用场景的发展。
近年来,南宁市在新能源领域的探索与创新尤为显著。列如,成功建成全国首个大容量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以及南方地区首个实现能量与信息双向交流的车网互动一体化综合能源站。这些项目不仅提升了南宁市在清洁能源领域的技术水平,也为其他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是南宁市2024年重点工作之一。通过印发相关实施方案,南宁市目标是打造低空经济产业集聚区,积极培育app场景,有效支持从生产制造到科技研发的各个环节,为应用创新型场景创造条件。同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在积极起草相关政策,以支持低空经济的健康发展。
在人工智能方面,南宁市的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区范围内名列前茅。目前,南宁市的总算力规模已经超过1500P,支撑着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多领域的应用落地。随着政策的完善,南宁市计划积极推进人工智能对各行各业的赋能,努力建设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从而为国际合作与交流增加新。
抓住新兴产业的发展机遇,南宁市正在构建新型的产业集群布局,通过供应链的协同与创新,推动新能源电池、电子信息等高端制造业的快速增长。报告显示,南宁市电子信息产业在朝着半导体、柔性显示等新兴高技术领域迈进,提升了整体产业的竞争力。而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集群方面,南宁市所入选的数量在全区居于首位,展现了发展的强劲势头。
进入2024年,南宁市将继续聚焦科技创新,积极推动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力求在这一进程中打破行业壁垒,促进企业间的横向协作。通过成立国家级和自治区级的创新与实验室,南宁市努力提升了企业的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
展望未来,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过程中,南宁市将借助“一体两翼”的产业发展格局,将科技创新转化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确保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市将进一步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为科技型企业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致力于把南宁市建设成为更高水平的投资与创新中心。
南宁市在科技与产业创新整合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这不仅是为城市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也为区域内外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创造了更为广阔的可能性。人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南宁市将能够在低空经济和人工智能的领域,展现出更加辉煌的成就,成为连接东盟国家的重要经济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