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崛起:改变全球AI格局,腾讯与百度积极拥抱新模型
时间:2025-02-21 16:00
小编:小世评选
文|DataEye研究院
2023年1月20日,中国的人工智能行业迎来了一个重大的转折点。在不到几个小时的时间内,深度求索(DeepSeek)与月之暗面(Kimi)相继推出了技术路径相近的多模态思考模型——DeepSeek-R1和Kimi K1.5。尽管OpenAI在其论文中提到这两家公司的独立创新与o1推理模型相似,但最终的市场反响却截然不同:DeepSeek迅速崛起,改变了全球AI格局,而Kimi则未能引起太大关注。
DeepSeek的急速崛起让人瞩目。数据显示,DeepSeek在微信上的热度远超其竞争对手,近30天的平均微信指数达到了5.9亿,峰值甚至接近10亿,是豆包和Kimi的数十倍。这一现象表明,行业对DeepSeek的关注已超越了以往对于其他AI产品的热潮,互联网的关注焦点开始转向DeepSeek这一新兴力量。
腾讯与百度的战略调整
DeepSeek的成功引发了互联网巨头腾讯和百度的紧急应对。两家公司迅速作出反应,选择拥抱DeepSeek以求在这场AI战局中占得先机。
2月16日,腾讯宣布在其社交应用微信中上线“AI搜索”功能,率先接入DeepSeek-R1模型,为用户提供“深度思考”服务。腾讯元宝也更新了其功能,及时接入了DeepSeek的技术,并宣布将其自研的大模型HunyuanT1也纳入灰度测试。这一举动不仅是在增强产品竞争力,更是腾讯对DeepSeek的战略合作。
与腾讯类似,百度也在当天宣布将全面接入DeepSeek,提高其搜索引擎的深度搜索能力,尽管在初期的整合上还显得有些谨慎。百度旗下的“文小言”仅仅在优化拍照解题功能方面进行了改进,没有全面接入DeepSeek。
从这些变化可以看出,传统互联网巨头在这一波DeepSeek热潮中,展现了快速调整和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他们意识到,接入先进模型是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必要手段。
字节跳动的自我反思
与腾讯和百度积极拥抱DeepSeek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字节跳动旗下的豆包在这一波浪潮中显得格外保守。虽然豆包曾是国内AI助手应用的佼佼者,但自DeepSeek发布以来,其日活跃用户数开始呈现下滑趋势。数据显示,豆包在DeepSeek崛起前的市场占有率已被严重冲击,日活跃用户首次出现了明显的下滑,甚至引发行业对于字节跳动是否过于自信的讨论。
字节跳动CEO梁汝波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指出DeepSeek-R1的长链思考模式并非行业首创,该模式在技术门槛上的滞后让字节错失了机会。这样的自省不仅反映出字节公司高层的清醒,还表明了它在未来需加强技术创新和速度的决心。
Kimi的运营情况也呈现出了不同的态势。月之暗面在Kimi面临DeepSeek的竞争压力后,进行了深层次的内部分析,决定减少广告投放,聚焦于基础模型的研发与应用层的技术突破。这意味着,在面对行业洗牌之际,Kimi开始重新审视自身的投放策略,以求在未来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AI市场的集体反思与变革
DeepSeek的迅速崛起如同一条鲶鱼,搅动了整个AI市场,促使各大厂商进行自我反思。从腾讯的积极拥抱到字节跳动的谨慎应对,这场AI行业的热潮让许多公司意识到,仅靠自研产品已难以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
TEC等公司也开始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技术路径,以期在新的竞争环境中生存下去。例如,阶跃星辰和MiniMax接入DeepSeek后,其产品功能得到了新的提升,显示出增强了自身市场竞争能力的志向。而一些较小的AI创业公司则利用DeepSeek的技术能力进行快速迭代,搭建出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
DeepSeek的崛起不仅改变了AI技术的生态,还推动了整个行业的转型与改革。各大厂商不再单纯依赖于过去的商业模式和营销手段,而是更注重技术创新与用户体验的深度融合。这场AI产业的集体反思与转型将有助于推动中国AI行业向更加成熟与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DeepSeek的成功故事不仅是技术革新的体现,更是市场动态与公司战略应变的生动案例。未来的AI市场将是一个更加竞争激烈、技术驱动的全新生态,各大公司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以适应这一波变革带来的挑战与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