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人工智能+”行动引领产业变革新潮流
时间:2025-02-21 10:50
小编:小世评选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各行业的深度变革,成为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推手。作为福建省的经济和科技重镇,厦门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中率先布局,并积极响应中央关于开展“人工智能+”行动的号召,这一战略举措正在为厦门的未来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引导下,厦门于2022年发布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2025—2027年)》,明确到2027年,厦门的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要突破600亿元,核心企业数量达到500家,力争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具有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这一规划不仅为厦门的人工智能产业描绘了发展蓝图,也与福建省整体发展战略高度契合,推动了科技、产业结构的双重优化。
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和政策环境。厦门在此方面早有布局,自2018年以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例如《厦门市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若干措施》和《厦门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若干措施》,从顶层设计和政策落实等多个维度,助力人工智能企业的生长。厦门已初步形成涵盖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生物特征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的产业链,企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拥有300多家人工智能企业,产业产值达到336亿元。
2023年,厦门的人工智能企业发布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技术及产品。美图公司的“奇想”大模型和美亚柏科的“天擎”大模型,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华为、百度飞桨、腾讯优图等企业纷纷在厦门设立人工智能赋能中心,为当地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应用开发。这些赋能的建立,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技术试错的机会,还为中小企业的成长壮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厦门始终努力探索如何更好地将这一技术应用于各行各业,尤其是在制造业、交通、金融等领域。尽管制造业面临高门槛的挑战,但厦门也在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致力于用智能化手段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例如,厦门快商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声纹识别技术的研发,其凭借汉朝GPT大模型,为消费医疗领域提供了解决方案,提升了医疗咨询质量。福建电子口岸股份有限公司则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助力传统港口实现智慧化转型,将其成果应用于多个重要港口,展现了厦门企业在“人工智能+交通”领域的探索和努力。
在面临挑战的同时,厦门也积极寻求合作,通过不断提升产业聚集度,引入更多智能应用供给。厦门市数据管理局负责人表示,未来厦门将继续落实“人工智能+”行动,以场景应用为牵引,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升经济新模式、生活新体验和治理新方式。
同时,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渗透日益加深。比如,在旅游行业,厦门的企业们已经开始探索“元宇宙导游”技术,结合虚拟现实和为游客提供新型智能服务,提升旅游体验。智能供应链的建设中,厦门也在针对性和可追溯性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传统行业注入新活力。
厦门市凭借自身的资源优势和政策支持, 在人工智能领域积极探索,不断推动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在这场智能化浪潮中,如何更好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促进产业升级与转型,是摆在厦门面前的重要课题。展望未来,厦门将不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迈向智能时代的创新应用,成为产业创新的前沿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