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AI公司发布新模型Grok 3 华人科学家引关注
时间:2025-02-21 07:20
小编:小世评选
当地时间2月17日,马斯克创立的人工智能公司AI隆重推出了其最新一代人工智能大模型——Grok 3。此次发布会的聚光灯主要聚焦于二位华人科学家,吉米·巴(Jimmy Ba)和吴宇怀(Yuhuai Wu),这两位科学家的出色表现引发了广泛关注。
在发布会上,马斯克与两位华人科学家及AI公司的首席工程师伊戈尔·巴布施金(Igor Babuschkin)共同出席。视频中可以看到,马斯克虽然身处中心,但他在技术介绍中显得相对低调,表示自己很少参与具体工作,只是作为“点头机器”,而让三位技术负责人主导了整个Grok 3的解说。
吴宇怀是一位备受瞩目的年轻科学家,出生于1995年的中国杭州。他的早期教育生活在杭州度过,后来由于学业原因前往加拿大。吴宇怀在2015年毕业于纽布伦斯威克大学,并在2021年从多伦多大学取得了机器学习方向的博士学位。通过在杰弗里·辛顿教授的指导下,他在深度学习领域积累了坚实的基础,并曾在谷歌DeepMind和OpenAI实习,后期又在谷歌工作,同时进行博士后研究。
吴宇怀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均取得了重要进展,他的研究方向专注于创造具备推理能力的人工智能。参加了多个具有挑战性的项目,包括自训练增强推理模型STAR和定理证明器Alpha Geometry等。他在国际顶级会议上发表过多篇高水准论文,其中包括在《Nature》上的一篇论文,探讨如何通过合成大量定理和证明来训练AI解决复杂几何问题,成为数学推理领域的重要里程碑。
他的追求是构建能真正理解所讨论内容的而不仅仅是模仿人类的语言表达。吴宇怀强调,他们的目标是最终创造一种可以解决所有数学难题的这一理想始终指引着他在科学探索中不断深入。
与吴宇怀齐名的另一位华人科学家吉米·巴,现为多伦多大学计算机科学助理教授,博士毕业于同一所大学,并且曾是吴宇怀的导师。他在深度学习领域有着扎实的理论根基,提出过广泛应用于深度学习的优化算法——Adam optimizer。这一算法在训练深度学习模型时被广泛采用,充分体现了其在学术界的影响力。
除了吴宇怀和吉米·巴,AI公司的初创团队中还包括三位其他华人研究人士,杨格、张国栋和戴子航,这使得华人在团队中的比例达到了四成。尤其是在当今AI技术发展迅速的背景下,华人的贡献倍受注目。
杨格出生于湖南,师从著名数学家丘成桐,取得了哈佛大学的数学本科和硕士学位。他曾获得摩根奖提名,正式加入AI团队后,致力于发展理解AI大模型行为的理论,这一工作在AI领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张国栋和戴子航也是华人团队的重要成员,前者在神经网络优化和强化学习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后者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则表现出众,尤其擅长Transformer架构的优化。他们不仅在学术上有所成就,同时也参与了多个前沿的AI项目研发。
发布会之际,华人在AI领域的比例引发了广泛讨论。与开发ChatGPT的团队中约五分之一华人比例相比,马斯克的AI公司团队中华人显然占有更大比重。这一现象不仅说明了华人科学家在国际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地位,也反映出他们在推动全球AI技术发展中的作用。
可以说,Grok 3的发布不仅是技术上的创新,更是华人在全球前沿科技领域集体崛起的标志。这些华人科学家的努力将继续为人类探索智能科技的边界做出重要贡献,也为未来的人工智能发展带来更多的希望与可能。